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9)
Ⅲ型的拇指發育不良表現為拇指的掌骨部分發育不良,特別是掌骨的近端正中神經和尺神經支配的大魚際肌明顯受累,伴有掌骨關節和指間關節運動受限,導致拇指顯著的發育不良和不穩定,且外觀細小,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一個月寶寶拇指發育不一樣粗?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個月寶寶拇指發育不一樣粗
Ⅲ型的拇指發育不良表現為拇指的掌骨部分發育不良,特別是掌骨的近端。正中神經和尺神經支配的大魚際肌明顯受累,伴有掌骨關節和指間關節運動受限,導致拇指顯著的發育不良和不穩定,且外觀細小。
Ⅳ型的拇指發育不良的拇指又稱漂浮拇,沒有掌骨或僅有掌骨遺跡,與手掌連接的是一個松弛的皮管,拇指的大小差異較大,但多位于橈側或偏遠端。
兩者相比,Ⅳ的拇指發育不良無論是外觀還是內在的解剖結構異常都更為嚴重,手術難度也更大。在最開始這樣的拇指是保不下來的,只能切除后將示指移到拇指位置當拇指使用,也就是示指拇化,術后孩子只剩下四根手指,很多家長就接受不了,因為他們認為五指才是健全。
在這種需求下,跖骨重建保五指的手術方案被提出來了,它是從患兒的足部取部分跖骨來重建第一掌骨,讓原本缺少掌骨的拇指可以擁有一個比較好的外形。術后效果還可以,確實能保下五指,但由于是從足部取骨的,所以重建到第一掌骨上就會有一定的骨吸收和壞死的幾率。
即便是跖骨重建手術成功了,患兒的足部也會新增疤痕,夏天穿涼鞋就不會很美觀。而且足部是要長期負重的,從足部取骨,多多少少會給患兒帶來一些影響。
雖然說手術都會有一定的風險,創傷也無法避免,但我們希望可以做到盡可能的讓手術的骨吸收和壞死的幾率降下來,讓術后的創傷影響更小一些,讓孩子再少遭點罪。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臨床實踐,我們實現了用半掌骨移植重建(SMRT漂浮拇重建術)的方法來治療漂浮拇的問題。即從患手的第二掌骨取部分骨來重建第一掌骨,它的骨吸收和壞死的幾率會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因為手術是從患手上取骨重建第一掌骨的,所以手術并不會對身體其他部位新添創傷,手術的影響也被降到最低。
最重要的一點是半掌骨移植重建技術可以幫助患兒將接受手術的年齡提前至6個月到1歲左右,這正好患兒拇指功能建立的階段,這時候治好了漂浮拇,患兒拇指功能的建立就會很順利,不會被迫養成用食指和中指夾物的習慣。
在門診里我也經常會遇到一些比較大的漂浮拇患兒,他們因為長期無法使用拇指,所以就養成了用食指和中指夾物的習慣,日常寫字、拿東西也全靠夾,時間一長,食指就會變形,后來治好了漂浮拇,這個習慣也很難改變。所以有條件的話,我們建議孩子最好是能早點接受手術。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2565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