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出生的嬰兒身上脫皮要多久(出生不久嬰兒全身發紅)
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8)
今天給大家講述“魚鱗”寶寶的故事。
▼01?初見他們剛出生幾天,全身皮膚發紅、大量脫皮,泛起的皮屑好似魚鱗,故稱之為“魚鱗”寶寶。

這可嚇壞了爸媽,送來醫院,可不管護士姐姐怎么涂保濕霜,這皮膚還是枯薄如紙、不斷脫皮,頭皮也不例外,頭發稀疏易斷,寶寶全身因失去表皮的保護而發紅、滲液、甚至細菌感染,一不小心就敗血癥;寶寶或許因為皮膚癢或疼痛感,哭鬧不止,難以安睡;他們的消化也不好,拉稀便,體重幾乎不增長。
如此頑固的皮膚病引起了醫護人員的重視,這并非簡單的皮膚干燥、脫皮,其中一定存在某種機制,使得外在的強力保濕毫無效果。
▼02?相識經過常規檢查發現:“魚鱗”寶寶的白細胞、C反應蛋白持續偏高,皮膚皺褶處滲液培養見溶血性葡萄球菌。IgE顯著升高(大于檢測上限),變應原檢測提示對牛奶輕度過敏和粉塵高度過敏。這提示患兒存在感染、過敏狀態。

經監護人知情同意,行基因檢測提示:Netherton綜合征,其致病基因SPINK5基因存在雜合變異,分析預測變異影響蛋白質結構/功能的可能性大。

至此,魚鱗寶寶的致病元兇真相大白——Netherton綜合征。
▼03?詳解Netherton綜合征(OMIM :256500),又稱迂回線狀魚鱗病,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皮膚病,由SPINK5基因發生突變所致,發病率約1∕200000。SPINK5基因突變將導致表皮一種抑制酶LEKTI的缺乏,LEKTI能阻止皮膚蛋白水解、表皮剝離,缺乏它將導致皮膚表皮角化、屏障功能受損,角質層不斷分離脫落,反復脫屑。

臨床上患兒有三大特征:①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生后不久即出現,片狀紅斑伴脫屑,彌漫性分布;②竹節樣毛發,又稱套疊性脆發癥,頭發及眉毛干燥、粗糙、易折、短;③特應性素質,如哮喘、變應性鼻炎、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特應性皮炎及對多種食物或藥物過敏等。癥狀持續終生,隨著年齡增長,皮損有一定程度好轉。

(電鏡下觀察到的竹節發)
那么生育了Netherton綜合征的寶寶該怎么辦呢?
▼04?治療治療上:
以外用潤膚劑為治療基礎;
抗組胺藥(HI/H2阻滯劑)抗過敏、減輕皮損引起的瘙癢;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輸注血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皮損。
除了一些危重的情況,不推薦使用糖皮質激素(長期應用會帶來醫源性庫欣綜合征、骨質疏松、生長遲緩等副作用)。
世界上有數例患者接受了窄帶紫外線光療,療效顯著,但間隔數天需重復光療才能減少復發,且紫外線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還未得到廣泛應用。



在未來,基因治療等技術也有望應用于Netherton綜合征中。

并非只有患了Netherton綜合征會表現為魚鱗寶寶,需要與Omenn綜合征、Job綜合征(高IgE綜合征)及其他類型的魚鱗病,如脫屑性紅皮病、先天性非大皰性魚鱗病樣紅皮病相鑒別,單純從皮膚改變上很難區分,因此對于生后即出現的嚴重、難以改善的皮膚彌散性紅斑、脫屑的患兒,需及時行基因檢測以明確診斷、幫助治療。
我院實驗室已有液相串聯質譜(篩查60種疾?。┘皻庀嗌V-質譜技術(篩查161種疾?。?strong>新生兒基因篩查(134種疾?。┎⒆灾餮邪l了新生兒遺傳代謝病質譜分析系統,該系統能夠大批量的完成串聯質譜波譜數據化、質譜檢測數據全自動導入、異常代謝產物算法和人工智能算法,自動診斷分析新生兒常見遺傳代謝病,構建了可以存儲百萬級質譜檢測數據的數據庫。

對于一些疑難病例,可以通過軟件自帶的專家會診平臺進行專家會診分析,結合染色體分析、特定基因分析、醫學外顯子測序、全外顯子測序、全基因組測序進行確診。
參考文獻
[1] 楊秋萍, 蔡堯, 郝虎, 等. Netherton綜合征2例并文獻復習 [J] .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9,34( 13 ): 1016-1019.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9.13.012
文獻鏈接:http://zhsyeklczz.yiigle.com/CN101070201913/1154258.htm
,編輯:鄧智榮
初審:方曉露
審核:郝虎/肖昕
文/楊秋萍,中山六院遺傳代謝病實驗室
圖/中山六院遺傳代謝病實驗室,部分來自網絡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2410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