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一年來一次月經懷疑不孕(一定要辨證與辨病相結合)
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13)
有很多女性朋友問我,為什么長時間不懷孕。之前我也分享過類似的文章。不孕不育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所以你想要懷孕就要清楚你是什么原因導致。
辨治的原則,辨證求因,以調為主:按照“謹守病機,各司其屬”的原則,將中醫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遵循腦,腎,沖任,胞宮軸的陰陽平衡。治療卵泡發育不良,強調一定要結合月經周期,在經后期、經間期、經前期、行經期不同時期,根據腎的陰陽轉化、消長節律和氣血盈虧變化的規律進行辨證施治。也就是從調腦·腎-天癸一沖任一胞宮軸著手。治療上經后期用養血滋補腎陰藥,經間期用補腎養血,兼活血化瘀藥,經前期用養血補腎陽藥,行經期用小劑前活血舒肝藥物以隨月經周期的生理變化。如有濕熱則加清熱化濕之品,如有撓濕則加祛痰化濕之品。主要方劑為自擬的調經驗方。

我講一個醫案大家就會明白了
柴女士,31歲,第一次找我來看診時了解到患者的情況藥流后4年未孕,輾轉當地2年多方求治都沒能懷孕。平時月經規律,25~35天一次,經期5-7天,經量少,色黯紅,伴腰酸膝軟,五心煩熱,舌紅、苔少,脈沉細。
婦科檢查:外陰正常:陰道通暢,分泌物量中:宮頸光滑:子宮后位,子宮大小6cm×4cm,附件正常。
當時診斷:繼發性不孕。B超檢查子宮附件未見異常。性系列化驗正常范圍。多次卵泡監測均提示發育不良。輸卵管造影提示雙側輸卵管通暢。
西醫診斷:繼發性不孕(卵泡發育不良)
中醫診斷:不孕。辨證:腎虛精虧,沖任失養。治法:補腎養血,益天癸,調沖任。
藥用:當歸,生地,白芍,女貞子,早蓮草、山藥、枸杞子、巴戟天、菟絲子、白術,茯苓、山萸肉、香附,川芎、甘草。

當時開完藥我就告訴她先按照這個方子去調理,記得第二次患者再來找我時仍有腰酸,疲乏,心煩,但是復查B超提示:卵泡15mm×11mm。我以原方加黃芪、黨參、桑寄生、川斷,柴胡。同時并囑咐她服藥后要B超監測卵泡。
第三次再來看診時我記得很清楚卵泡監測提示:19mm×18mm,其他的癥狀也明顯見好,有時會有便秘,二診方加肉蓯蓉,馬齒莧、益母草、王不留行。這個方子囑咐她喝三天。
囑咐她3日內要同房,并服下方,藥用:當歸,香附,巴戴天、菟絲子、覆盆子、仙靈脾、桑寄生、白芍、熟地、仙茅,補骨脂、川斷、山萸肉,川芎、柴胡、甘草。
服藥后,當月月經未潮,妊娠試驗:陽性。停經56天時B超提示宮內孕。囑咐患者注意休息,定期檢查,有異常隨診。隨訪至足月產一個健康女嬰。

其實柴女士主要是因為卵泡發育不良所致的不孕癥。根據B超檢查即可確診。
治療依據腦一腎一沖任一胞官軸的陰陽變化規律以及卵泡期(約為月經周期的第4~13天)的生理特點,此期為陰長高峰時期,即腎水、天癸、陰精、血氣等漸復至盛的積累期,治療上應以使精血充盈,氣血調和,促進卵泡及內膜正常發育為目的,故以補腎養血,益天癸調沖任為法組方。
一診用調經驗方加減,二診為卵泡即熟陰陽轉化時,應補氣行血以助卵泡成長,加黃芪,黨參。三診時卵泡成熟即排卵泡期,加用馬齒莧、益母草、王不留行,以增強活血化瘀。卵泡已排,陰已轉陽為月經周期的第16~28天,此期陰充陽長,腎陽之氣漸旺,官暖待孕,宜重用溫腎,陰陽并補,調理沖任之品。若此期男女交媾,精合則成孕。臟腑氣血在腎陽作用下匯聚沖任,濡養胎元:若未成孕,則臟腑氣血下注血海,至期月經來潮。
同時,由于腎肝同濟,宜潛藏守位之相火,沖任二脈與肝經相通,陽氣的不斷高漲,易引起肝經氣余化火而失制外擾,故又佐以調肝之品。此類患者通過周期用藥之后,月經規律,卵泡發育正常,即可受孕。
好了,今天就說這么多,上述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辨證。不可盲目治療。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2349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