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取暖神器電熱毯有什么危害(老人慎用暖寶寶)
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寒潮來襲,沒有暖氣的長沙人紛紛祭出了各式各樣的御寒“神器”:暖水寶、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但對另一群人來說,神器卻變成了傷人的“暗器”。長沙市第三醫(yī)院近日收治多名被御寒“神器”燙傷的患者。
近日,云南的李女士到長沙的妹妹家玩,正巧碰到了長沙這一場大雪。急速下降的溫度讓從四季如春的云南過來的李女士連呼“受不住”,本就腰疼了半個月的她感覺這下疼得更厲害了,于是她在腰的兩側邊貼了暖寶寶,想著暖和一點可以緩解腰疼。連用了5天之后,癥狀沒有緩解,無奈只能來到長沙市第三醫(yī)院骨科就診。
入院后一檢查,李女士這才發(fā)現自己腰部被燙出五個大水泡(右邊有兩個,左邊有三個)。李女士很詫異:“我是隔著一層衣服貼的呀,怎么還被燙得這么厲害?我自己居然一點沒察覺?”經詳細檢查,李女士因骨質疏松引起腰椎壓縮性骨折,因而持續(xù)腰部疼痛;而她本身有糖尿病,使得她對溫度的敏感度降低。同一個部位連續(xù)五天使用暖寶寶,導致被燙傷。

除暖寶寶外,還有老人被熱水袋燙傷。“我看他手腳冰涼,捂不熱,就給他放了幾個熱水袋,哪想到會有這么嚴重的后果……”老人熊爹爹的家屬回憶,這兩天因為下雪,氣溫陡降,家人擔心因中風偏癱在床的熊爹爹不夠暖和,在他的足底、背部等多處放了熱水袋。誰曾想,這些熱水袋竟把他全身多處燙出了水泡,其中右腳腳底的水泡大約5*2cm,背部的水泡長約10cm。
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八旬老人陳爹爹身上。下雪氣溫低,為了讓因腦梗肢體癱瘓的老人晚上能睡得安穩(wěn),家人特意打開了電熱毯為其取暖,一開就是一整夜。早上家人發(fā)現,陳爹爹有些躁動不安,但由于語言功能障礙不能有效表達,家人就未引起重視。最近因大小便失禁,陳爹爹被送往長沙市第三醫(yī)院神經內科七病室住院,首次體格檢查時,醫(yī)生發(fā)現他全身多處被燙傷,皮膚發(fā)紅并起了水泡,左腰和右膝皮膚上水泡都已出現破損。家人很驚訝:“電熱毯溫度不高呀,怎么會把老人燙傷呢?”
據介紹,低溫燙傷也可稱為低溫燒傷或低熱燒傷,是指機體長時間接觸溫度不太高的熱源,致使熱量蓄積而導致接觸部位皮膚、皮下組織燒傷。“入冬以來,隨著取暖設備使用頻率的升高,低溫燙傷的患者屢見不鮮。” 長沙市第三醫(yī)院神經內科七病室主任毛新發(fā)解釋,低溫燙傷常見于嬰幼兒、青少年,特別患有糖尿病、脈管炎或中風后遺癥、長期臥床的人及老年人。這類人群因年齡或疾病的原因對溫度的敏感度降低,以致發(fā)生燙傷還不自知,不少燙傷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才被發(fā)現。
毛新發(fā)建議,老年人、小孩、昏迷、感覺遲鈍、偏癱、糖尿病患者以及因為其他原因導致皮膚對溫度不敏感的人群,不要長時間接觸溫度超過體溫的物品,使用熱水袋、暖寶寶等物品時不宜直接接觸皮膚,熱水袋建議用包巾包裹隔熱,或放于兩層毯子中間;使用電熱毯或暖氣片等取暖設備時溫度不要設得過高,更不要長時間、近距離使用;發(fā)現有皮膚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就醫(yī)。
瀟湘晨報記者吳雯芳 通訊員徐玲 陳聰輝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