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嬰兒如何算吐奶嚴重(怎么分辨要不要緊)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昨天鄰居家的2個月的二寶又吐奶了,這是這周第五次吐奶了,相對之前,好像次數有點頻繁了,鄰居便急著跑過來問我,讓我幫忙看看為啥寶寶老是吐奶。
我跑過去一看,便告訴鄰居去醫院看下為妥,因為寶寶這種吐奶情況以及吐出來奶的狀態屬實有點“不正常了”,在養育我家二寶也曾遇到過,花了一段時間才得以改善。
嬰兒出現吐奶,有的情況下是正常的、但有些情況是不正常的。怎么分辨嬰兒吐奶是否正常、要不要緊呢?作為一個踩過吐奶“坑”的媽媽,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關于嬰兒“吐奶”的相關經驗。

一般6個月的寶寶都會出現吐奶的情況,尤以3個月的寶寶吐奶居多。正常的吐奶一般是由于嬰兒胃未發育完善或吃奶時吸進控制造成的,普通的吐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行為,并不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危害。
嬰兒普通的吐奶,吐的量很少
如果寶寶吐奶只是吐了很少的量,比如一小口或是直接從嘴角流出來一點點,這都是正常的。正常的生理性吐奶,吐出來的奶和喝進去的奶不會有太大的形狀、顏色、氣味的差異,并且吐奶發生在吃奶后不久,并不會隔很久時間吐出來。

正常的吐奶寶寶不會有難受感
寶寶正常的吐奶比較像我們“一口水含在嘴里故意從嘴角流出來一點的感覺”或“嘴里的一口小水輕輕吐出來的感覺”。這樣的吐奶,寶寶不會有難受感(即我們大人嘔吐時面部表情的難受恐懼),身體也不會有難受感,生理性吐奶就像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生理性吐奶除了少量吐奶,并不會存在其它不適問題
正常的生理性吐奶,嬰兒除了會吐少量的奶出來以外,他們不會再出現其它不適的問題,比如精神狀態不佳、不愛吃飯、愛哭鬧、大小便異常等等。他們在吐奶后仍然表現得精神愉悅、能吃能喝能睡能玩。

嬰兒吐奶有三種情況,分別是正常的溢奶、普通的吐奶以及不正常的“溢吐”。同樣是吐奶,吐出來的“情況”不同、吐出來的“奶”性狀不同,代表著嬰兒的身體狀態不一樣,家長們要學會正確分辨。
普通吐奶——對寶寶身體健康沒影響
一把正常的吐奶發生在寶寶剛剛吃完奶后,會吐出一口奶的情況。6個月以內胃沒有發育完善、媽媽喂奶姿勢不對、給寶寶買的奶瓶問題、一次性喂太多等原因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正常的吐奶,只要精神好,家長無需焦慮,大一點就自然不吐了。
預防吐奶的小方法:

溢奶——正常的生理現象
溢奶,重點是“溢”,就好比一杯水裝滿了,拿著走的時候會一晃一晃溢出來一點的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多發生于寶寶吃完奶后哭鬧或晃動引起的溢出現象,大約1歲左右就會消失。
預防溢奶的小方法:
溢吐——嚴重的吐奶
溢吐是指寶寶出現大口大口地吐奶,量多,且寶寶表情非常痛苦,并伴隨著哭鬧,這種情況,家長要引起警惕。出現溢吐大多是由于寶寶身體不適或不當的喂養方式所引起的,家長根據寶寶的精神狀態、吃奶狀態即可輕松判斷。
Tip:寶寶出現溢吐非小事,發生溢吐時,記得讓寶寶保持側身的姿勢,以免嗆奶,偶然發生一次溢吐家長需多加注意,如果多次發生溢吐需及時去醫院。

針對嬰兒出現的吐奶,家長們分辨要不要緊、是自己可以想辦法緩解改善,還是需要帶寶寶去看醫生,家長們可以參考如下三原則先自我判斷。最后很重要的一點是:寶寶有沒有持續異常吐奶,如果有,家長則要引起警惕。
一“看量”
上面也說了,不管是普通的吐奶還是溢奶,吐出來的奶量都是比較少的,不存在大口噴射的情況,這一點家長就很好判斷寶寶吐奶是屬于哪種情況。再結合寶寶吐奶時的表情、吐奶的次數,就更加容易得到結論了。

二“辯狀”
正常的吐奶,吐出來的狀態和喝進去的牛奶狀態差不多,而且發生在吃奶后半小時居多;不正常的吐奶,不僅吐出來的時間不對勁,而且吐出來的奶狀態不對,比如呈現奶渣或奶塊狀態、跟豆腐渣一樣,家長就要引起注意。
發生的幾次不多,家長可以先自行調整下喂奶的次數和方式,如果經常發生,還伴隨睡眠不好、愛哭鬧、難安撫的情況,那么家長最好咨詢下專業人士解決。
三“聞味”
普通吐奶吐出來的奶味和喝進去的氣味聞上去差不多,不正常的吐奶,吐出來的奶有股臭味或酸味,那么這就代表吐奶是不正常的。甚至有些非常嚴重的吐奶,吐出來的顏色都不對勁,一般來說,家長只要仔細觀察便能看出來。
一旦發現寶寶吐出來的奶有問題時,家長就需要開始適當調整喂養方式,繼續觀察兩天,如果沒有改善甚至加重的話及時去醫院。

CiCi媽寄語:關注@CiCi媽媽說育兒,專注于育兒知識以及經驗分享。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CiCi媽點個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有任何育兒疑問,都可以關注并私信我,看到都會回復。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