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男寶寶割包皮好嗎(寶寶玩小JJ包皮割不割)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大家好,你們科普為主,沙雕為輔的團子媽又來了!
作為一個2歲男孩的老母親,我的閨蜜經常把我當成泌尿外科醫生一樣在線咨詢,時不時就給我發一些高清無碼的小JJ圖片,并附上固定句式:“團子媽,你看我兒子小JJ怎么xxx了,該怎么辦啊?”
這就導致團子爸總說我:“別人是檸檬精,表里如一的酸;你是芒果精,表里如一的黃。”
Excuse me?
大哥,我這是正經科普,你是不想見明天的太陽了嗎?

話不多說,這是一趟開往幼兒園的“車”,請大家系好安全帶,咱們出發了!
請大家轉發在看收藏一條龍之后,再有序下“車”!
01總玩兒小JJ怎么辦?團子有一陣兒就特別喜歡揪著自己的小JJ玩兒,我看著都替他疼。

這事兒雖然對大人來說很是限制級,但是對小寶寶來說再正常不過了。
在他眼里,小JJ和小手小腳是一樣的,都是值得他探索的身體部位,不好好玩兒,都對不起小JJ自帶的Q彈屬性。
大家千萬別呵斥指責或強行制止寶寶,別讓他覺得這是件羞恥或錯誤的事情。
大可愛們,你們要做的是:

據說不割包皮會影響孩子的性福,影響孩子以后提槍上陣……(手動消音,嗶----)
咳咳,在這之前,咱們先說說小JJ和包皮的幾種相處模式。
正常情況,包皮就像是給小JJ穿了個中領毛衣,腦瓜子可以自如地露出來。
包皮過長屬于穿了個高領毛衣,要使勁往下抻才能露出腦袋來。
包莖則是不光穿了高領毛衣,還是個領口又窄又緊的高領毛衣,使勁兒抻都露不出腦袋來。


大部分男寶寶的包皮過長和包莖,都是生理性的,隨著孩子逐漸發育,會自然好轉,不需要額外治療。
如果孩子過了5歲左右,包皮還是不能退縮反轉,這個時候,才需要醫生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具體判斷要不要進行包皮環切手術。
簡單來說就是把高領毛衣切一圈變成中領毛衣,把腦袋露出來感受這個大千世界。
下面是用香蕉模擬的手術過程,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圖片來源于抖音)
03小JJ太短小怎么辦?咱們承上啟下,開始說長短的問題。
大家別被小X文里的尺寸誤導,什么動不動就18cm ,一言不合就盤腰上,這都是藝術創作手法。
事實上,10歲前,絕大多數男寶的小JJ長度都不會超過5cm。

具體怎么測量,大可愛們請繼續往下看。
就跟我的臉和我的胸一樣,該大的地方不大,不該大的地方忒大。
就小JJ和包皮來說,那就是該長的地方要長,不該長的地方別太長。

3歲之前都不建議頻繁強行翻開包皮清洗,這個時候孩子的小JJ還都穿著窄口的高領毛衣呢(生理性包莖),強行翻開包皮洗,很容易弄疼孩子,嚴重還可能導致局部腫脹,甚至撕裂。
大家要是覺得包皮垢太多了,可以在包皮和龜頭上涂上一點橄欖油,等待1~2分鐘,再用浸滿油的棉簽輕輕擦拭,就能輕易去除掉包皮垢了。
如果不小心把包皮翻上去洗了,一定要記得復位!毛衣領口勒腦袋的感覺,你試試!
05小JJ總勃起是性早熟嗎?大家都知道,早上升起的不光是太陽,還有可能是……(嗶----)

事實上,兒童、嬰幼兒,甚至在媽媽肚子里的胎兒,都可能出現勃起的情況,這可能和性激素作用或外部刺激有關,和大家擔心的性意識覺醒或者性早熟完全沒關系,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會對孩子有什么不良影響。
但如果孩子的小JJ持續勃起,甚至勃起幾個小時,這就得盡快去看醫生了。
06尿尿時小JJ鼓包怎么辦?這就又說回到我們的毛衣問題了,也就是生理性包莖。
因為毛衣領口太小了,所以不光腦瓜子露不出來,尿液也不能暢通無阻地排出來,很容易在龜頭處形成鼓包。
只要孩子排尿的時候不會憋的臉通紅、尿液也能成股流出,那就不需要太擔心。
但如果孩子尿的時候特別費勁,甚至哭鬧,尿線細、尿液不能成股排出,而是滴滴答答流出,就要懷疑是不是病理性包莖。
07兩個蛋蛋不一樣大怎么辦?這種情況要考慮是鞘膜積液,簡單來說,就是大的那一側的蛋蛋里多了一些體液。
積液量大時,陰囊表面張力較緊張,觸不到睪丸,捏起來手感有點像裝了水的氣球,用手電筒照射陰囊時可以有光投射。
鞘膜積液一般會在1~2歲左右自愈,如果超過2歲還沒有消失,就需要去看醫生了。
08小JJ發紅怎么辦?如果只是單純發紅的話,要勤清洗、勤換紙尿褲。
用32~34℃之間的溫水從上到下淋洗,洗完之后蘸干,保證小JJ干爽,也要讓孩子多喝水,幫助把細菌沖出體外。
但如果伴隨以下癥狀,要小心是尿路感染。
孩子雖然沒有隱形的翅膀,但是很可能有隱形的蛋蛋,也就是隱睪,就是觸摸陰囊的時候,摸不到蛋蛋。
一般胎兒在孕7~9個月時,睪丸會下降到陰囊中,也有的孩子出生后短期內降入陰囊中。
新生兒隱睪發生率較高,早產兒發生率更高,有的男孩出生后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睪丸才完全降落,這都是正常的。
一般新生兒隱睪不需要治療,絕大多數在1歲內會下降,如果2歲以后仍不能下降就需要手術治療。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個團子的趣事,某天我帶著他去逛超市,他看著貨架上的雞蛋幽幽地跟我說:“媽媽,我也有雞蛋,就是小雞雞和蛋蛋。”
小老弟,此“雞”非彼雞,此“蛋”非彼蛋啊!
科普是走心的,搞笑是認真的。
愛你們,我的大可愛們!
點個轉發
保護寶寶的“雞”和“蛋”
從你我做起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1559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