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冬天寶寶怎么穿長筒襪(光腳派PK穿襪派)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
“寒從腳底生”的說法流傳至今,大多數媽媽看到孩子光腳丫就會給孩子穿上襪子,尤其是老一輩幾乎都不容忍讓寶寶光著腳丫子。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有的年輕寶媽的育兒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她們不再追著給寶寶穿襪子,光腳跑也越來越多見。關于穿襪和光腳,很多家庭都因為這個問題產生了爭論,那孩子到底是“光腳”比較好還是“穿襪子”比較好呢?

鄰居小倩去年年底生下的寶寶,自她生產之后,婆婆就來幫忙照顧寶寶,兩個人看孩子確實省力一些,而且寶媽還可以有工作時間,但兩人的育兒觀念不一致,經常鬧別扭。
寶寶才會走路特別好動,有一次就是因為小倩周末在家帶寶寶玩的時候,寶寶不想穿襪子,小倩就讓他光著腳在地上跑。婆婆買菜回家剛好看到了,一邊指責小倩不好好照顧孩子,這樣做會讓孩子著涼,一邊去給寶寶拿襪子,然后把寶寶抱去穿襪子。

寶寶不樂意地哭起來了,小倩就跟婆婆說:“媽,現在的室溫剛剛好,孩子不樂意穿襪子可能是嫌熱,而且不穿襪子也可以鍛煉一下孩子,增強他的感官認知和抵抗力。”可婆婆壓根一句都聽不進去:“別拿你們那一套來忽悠我,你摸摸孩子這小腳丫冰冰涼,哪有你這樣當媽的!孩子著涼怎么辦?”然后讓小倩去做飯,她來帶寶寶。
那么,到底誰堅持的觀點對寶寶更好呢?歪媽有話說。

從生理學上來說,0到2歲的寶寶“不愛穿襪子”是屬于一種本能反應,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在這個時間段里,寶寶的小腳正處于足部意識的發展時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寶媽們會發現寶寶根本穿不住鞋襪,常常是自己剛給寶寶穿上的襪子,很快就被他自己拽下來或者用兩只小腳聯合蹬掉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家長們不用過多的干涉,寶寶這時候的身體機能正在發育,他自己能夠感受到冷熱,“脫襪子”其實是寶寶覺得熱了或者感覺比較拘束,出于生理需求會把它脫掉。

婆婆堅持要給寶寶穿襪子,無非是害怕地板太涼,孩子不穿襪子光腳踩在上面,很容易受涼生病。因此堅持給寶寶穿襪子是為了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孩子生病,也是一種愛孩子的表現。
但是寶寶腳涼不一定說明他冷,科學研究表明,腳部有十分豐富的汗腺,是人體最主要的散熱部位。汗水蒸發散熱,腳的表面溫度就會下降,其實是起到調節體溫的作用。而且寶寶的血液循環能力又比成人弱很多,所以寶寶手腳通過血液獲得的熱量也就少。小手小腳經常處于涼涼的狀態是很正常的。所以寶寶手腳涼涼的不一定就代表他冷。相反,寶寶光腳還有很多好處::

1、促進寶寶觸覺的發育
孩子的腳上有很多神經,讓寶寶光著腳學走路的過程中,他會觸碰到的不同材質,孩子可以通過觸覺來感受自己身邊的環境,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寶寶的觸覺發育,而且也有利于孩子培養更好的認知力。根據醫學研究表明:孩子經常光腳活動,能夠提高大腦的靈敏度和記憶力,還有助于孩子開發大腦。
2、增強抵抗力
寶寶汗腺發達,如果總讓寶寶的腳悶在鞋襪里,反而容易引起感染,經常讓寶寶光腳跑跑,可以幫助寶寶腳部散熱,減少皮膚疾病。而且寶寶的小腳暴露在空氣中,可以讓寶寶自己感知周圍環境的溫度,去適應溫度的變化,能夠增強寶寶的抗寒能力和抵抗力。
3、鍛煉骨骼發育、利于學走路
光腳走路的寶寶腳能與地面的充分接觸,相當于對寶寶的腳底進行按摩,可以加快寶寶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同時也可以修整寶寶的腳型,充分帶動寶寶腳踝、韌帶和肌肉的鍛煉,能夠幫助寶寶形成健康的腳型。
而且光腳的時候,寶寶腳部的摩擦力大,抓地力好,能夠幫助孩子保持平衡性,有助于寶寶體會到走路是最好、最有力量的姿勢。

原來不穿襪子有這么多好處,但是關于寶寶穿不穿襪子的問題,其實家長們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了。 歪媽給出建議:
首先根據溫度,通常在室內氣溫低于25℃或是大人感到冷的溫度,就需要給寶寶穿上襪子。夏天開空調時,一定要給寶寶穿輕薄透氣的棉襪。帶寶寶去室外,尤其是野外時,也要給寶寶穿一雙小襪子、小鞋子,起到防護作用。
其次,要根據寶寶體質而言,有些寶寶屬于特殊體質,本身比較虛弱敏感,腳丫特別容易受涼,隨后就會有拉肚子感冒發燒的癥狀,這種情況歪媽建議還是要穿上襪子的。

歪媽結語:
如果室內環境溫度允許、寶寶體質允許的話,歪媽建議讓寶寶可以大膽地做“光腳族”多跑跑,對寶寶的發展和成長也是有一定益處的。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會經常不穿襪子嗎?你允許你家寶寶“光腳”在地上跑嗎?
我是@歪媽,家有4歲萌寶一枚,有關孕期、育兒方面的困擾,可以向我咨詢哦,了解更多的干貨內容,請關注我。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1407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