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愛情保衛戰》有一位男嘉賓,年近30歲,卻至今穿著紙尿褲睡覺,每天晚上都讓自己的妻子喂他喝奶!
而在結婚之前,所有這些事情都是他的媽媽來做的。
節目現場,說起自己的老公,女嘉賓瞬間淚崩,嚎啕大哭,聲稱這樣的婚姻實在過得太累了!
女嘉賓三十歲不到的臉上卻掛著與她年齡極不相符的疲憊。在過去的幾年里,本該被丈夫呵護的她,竟然充當了家中的全職保姆,不僅要照顧這個家,還要照顧那個三十歲的“媽寶男”。

“媽寶男”,顧名思義:長那么大了,還像媽媽懷里的寶寶一樣的男生。這類男生通常什么事都聽媽媽的,媽媽說什么都是對的,事事以媽媽為主,沒有主見,沒有獨立的個性,更沒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媽寶男”的別稱,是“巨嬰”!
在婚姻生活中,“媽寶男”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媽,完全不顧自己另一半的感受。

除了《愛情保衛戰》里那個穿紙尿褲的男嘉賓,在現實婚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媽寶男”:
范麗在節目中控訴自己的老公,經常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跑去跟自己的媽媽睡,而留自己一人獨守空房。
而丈夫王輝則解釋說:“媽媽身體不舒服,幫媽媽按摩,我肯定不會那么草率地按摩按摩就回去啊......”
結果,給媽媽按摩后,就自然而然地陪媽媽一起睡了!
像很多“媽寶男”一樣,王輝在婚后聽媽媽的話,把自己的工資如數交給自己的媽媽。而自己的老婆用自己掙的錢買衣服、化妝品,還會被自己的婆婆指控“愛花錢”。
更可怕的是,王輝甚至希望老婆也能和他一起,共同聽從他媽媽的“管理”——“你要錢可以問我媽要啊,她肯定會給你的啊”。
媽寶男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他會讓你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的價值,同時讓你承擔過多的責任。

每一個“媽寶男”背后,都有一個自私的媽。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曾在他的《為何家會傷人》中寫道:“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大,不是為了自己分享這一結果,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推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讓他去過獨立而自主的生活。”
不健康的父母,才會養出沒有主見、依賴父母、只聽媽媽話的孩子。
只聽媽媽的話,其實并非代表孩子對媽媽的愛。相反,多數“媽寶男”的背后,都有著巨大的心理陰影,這些陰影來自于童年與母親的相處模式。
第一:“媽寶男”小時候并未得到媽媽充分的愛。正因為缺失,終其一生都在渴望著媽媽的愛,即使長大后也依然需要得到媽媽的認可,什么事情都聽媽媽的,無非是想通過對媽媽的言聽計從,來討好自己的母親。
第二:“媽寶男”并未從媽媽那里學到獨立的生活能力。優秀的父母,會在孩子小時候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孩子可以獨立自主地生活,而非事事依賴父母。
第三:母親將自己的感情缺失投注到孩子身上,不希望被孩子拋棄。這些媽媽們自己尚未建立獨立完善的愛的模式,舍不得輕易對孩子放手,對孩子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孩子稍有反抗,便會用各種方式喚醒孩子的嬰童記憶。

怎樣在戀愛時,就能識別“媽寶男”?
其實,“媽寶男”的特征是非常容易辨識的,他們幾乎天天把“我媽說”掛在嘴邊,媽媽的意見大過任何人的意見,并且習慣和媽媽黏在一起,有些即使沒和媽媽住在一起,也會每天都和媽媽煲電話粥,事無巨細地向媽媽匯報。

胡歌,就被稱為是娛樂圈的“媽寶男”。
他的幾段戀情都是因為沒有過胡媽媽那關才被迫分手,作為成年男人,胡歌經常把媽媽的話掛在嘴上,接受采訪時最喜歡聊的話題就是媽媽,所以被戲稱為“媽寶男”。
在感情問題上,胡歌也是對媽媽的話言聽計從。
胡媽媽對胡歌未來的另一半要求極高,其中有一條是“不找圈內人”,“最好找女科學家,至少要女博士”,胡歌之前幾任女朋友就是因為觸發胡媽媽的“家規”才黃了。而且,胡歌真的在母親的安排下,跟女博士相過親。

知乎上有位網友也分享了自己一段奇葩的感情經歷:
“談過一個男朋友,圣誕節開了房,愛的鼓掌拍到一半...
他媽來了一個電話說家里來親戚串門,讓他回家。
他就立刻!馬上!穿褲子走人。”
金星說:“愛情可以拋開生活去談,但是婚姻不是,婚姻就是生活。”
還在戀愛中的女孩,遇到“媽寶男”,在進入婚姻前,奉勸三思而行。

嫁給“媽寶男”,難道只有離婚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怎樣改造“媽寶男”?
婚姻中的“媽寶男”,通常是由于沒有處理好家庭的邊界所造成的,他們沒有弄明白:當他組建一個新的家庭的時候,這個家庭自然有他自己的邊界存在,這個邊界是屬于他和自己的妻子,以及他們的孩子的。
而原生家庭的母親,無論多么孝順,無論多么親密,都是有自己的邊界的。一旦跨過這個邊界,就是對自己妻子的傷害。
而改造“媽寶男”,就要幫助他不斷建立這種家庭的邊界感,一方面不斷向他灌輸夫妻才是小家庭的核心,另一方面以實際行動捍衛自己的小家庭。

在知乎“嫁給媽寶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的問題下,有人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樓主媽在結婚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媽寶男”之后,用了將近五年時間拯救自己的婚姻。
她每天做好飯就盛好自己的開吃,不給老公盛;不給老公洗衣服,有臟衣服留著。
丈夫去向自己的媽告狀,樓主媽霸氣開撕:“二十多的大男人不會洗衣服,你兒子是缺胳膊少腿還是個智障。”非要婆婆向街坊鄰居親口承認自己的兒子是殘廢或腦殘才洗,不然不洗。
像很多“媽寶男”,樓主爸也是把工資交給自己的媽,樓主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把自己的工資交給娘家。
婆婆再次來鬧,媳婦再次開懟:“你兒子的錢不也都給你了,你不讓你兒子拿錢回家是想讓你兒子當小白臉給女人養嗎?我不是他媽,不養這么大的兒子。”
幾次交鋒之后,我奶奶意識到我媽的不好惹,也就不怎么干涉了。
這無疑是一場婚姻保衛戰的勝利者!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
“夫妻關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如果夫妻關系是家庭的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那么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
只有讓夫妻關系成為家庭的核心,讓妻子的意見受重視起來,這個家庭,才能穩固,這個婚姻關系,才能長久。
好了, 如果您有情感困惑或者想知道兩性秘密,可以點擊頭像【私信】小珍,或者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小珍會說出你想了解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1213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