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7)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大部分人消耗信息,小部分人創造信息,而創造的過程需要長時間深度工作,需要專注。一個人要想變得專注,不是要在分心時做意志力上的斗爭,而是要做到盡量排除干擾,毫不費力地專注手頭的事情。作者通過冥想、記錄專注時段、引入“不可觸碰的時間”等方法將自己的思維轉變為內容創造者,從一個常常分心的人,變成一個能專注工作四五個小時的人。本篇是上篇,主要剖析專注的本質。本文譯自Medium,作者Ali Mese,原標題為" How training my brain to focus helped me to build two profitable businesses",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群體會消耗信息,而那些決定群體消耗什么的人會創造信息。
你現在可能也在不停地翻看手機,繼續吸收著精英階層為你創造的一切。
但是,如果你想要定義群體消費,進而定義市場,你就必須掌握遠離群體、轉向創造者一方的能力。
這需要長時間、不間斷、高度專注地工作。
2016年我在日記里寫下了這段話。那時我在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的暢銷書《深度工作》(Deep Work)中讀到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的故事,受到了極大的啟發。
2014年,亞當·格蘭特憑借著他在專業領域的驚人創造力,成為沃頓商學院最年輕的全職教授。他不僅在世界上最好的商學院之一擔任重要職務,在主流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也異乎尋常地多,而且他還寫出了一本又一本暢銷書。
這些成就并不是偶然的:格蘭特確實深諳精英階層的生產機制,處在這種水平時,你不僅能產出高質量的作品,而且產出速度也極快。
他認為效率是需要系統解決的科學問題。他的解決方案的核心是:把繁重但重要的腦力工作分成長時間、不間斷的部分。
根據紐波特的說法,這使格蘭特達到一種深度的專注狀態,沒有人能像他那樣長時間不受干擾地專注于一項任務,達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以前的我甚至都不能在椅子上安坐幾分鐘,更不用說讓我的思維長時間專注于一項任務了。就像我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樣,我沒有做該做的某件事,但我做了其他所有事情,來推遲做某件事。
我整天都盯著屏幕,一邊瀏覽Instagram,一邊時不時地做點事情。然而當我晚上回到家后,會感到疲勞和緊張,以及內疚,內疚這一天什么都沒完成。
用更多工作來懲罰自己或是發誓第二天早上重新開始都沒用。新的一天沒什么不同——它同樣需要專注。
法國數學家布萊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這句話說得很對:
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源于“一個人無法安靜地獨自坐在房間里”。
大多數創造性工作的成功需要的正是:坐下來思考。以寫作為例,寫作就是思考,寫得好就是思考得好。
我們思維的問題正出在這里,無法坐下來思考。
我們無法忍受無聊。
我們害怕沉默,所以選擇漫無目的的消遣。
用作家扎特·拉納(Zat Rana)的話說,問題的根本不是我們對任何特殊世俗刺激的癡迷。而是對虛無的恐懼——我們沉迷于讓自己不無聊的狀態:
“從本質上說,我們沉迷追劇并不一定是因為它能帶來某種獨特的滿足感,相反,我們真正上癮的是一種不感到無聊的狀態。幾乎所有以不健康的方式控制我們生活的事物,都根源于我們對虛無的恐懼。”
我們無法想象只是存在而不去做事,于是我們追求娛樂、尋找同伴。”
意識到這點能改變你的生活。對我來說,找出注意力問題的根源是人生旅途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我對自己說,如果我能學會選擇無聊,而不是漫無目的的分心,我就能解決注意力問題。
如果我想長時間全神貫注地工作,我必須學會一種新技能:
獨自思考,并且忍受與之相伴的無聊。
然而,我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如果你能改變自己的思維,就能改變生活
十月十二號,我記錄了最長的一次全身心投入的經歷。我從早上8:10開始工作,一直到下午12:57才結束。
這是長達4小時47分鐘不間斷的深度工作。
那段時間里,我寫出了最受歡迎的文章之一,還審核了兩個客戶交付的成果。
過去的這些年,我能保持專注的時間在慢慢增長;到目前為止,達到了平均每次4個小時。
記錄我的專注時間既不是為了炫耀或用虛榮的標準來騙自己,也不是為了適應硅谷的另一種趨勢,它是我2016年起虔誠追隨的體系的一部分。
請原諒我在這篇文章中用了太多“我”和“我的”這樣自傲的詞,因為我想和你們分享我的體系——讓我從一個曾經不能在椅子上靜坐15分鐘的人,變成可以一個可以毫不費力地集中精神工作數個小時的人。
我經營著一個故事工作室和一家出版社,每天都要在腦海里處理大量文本。
在這個內容過度泛濫的行業中,能夠長時間不間斷地工作對產出優質智力工作和簽下一些頂尖的創業公司作為客戶尤為重要。
閱前簡短說明
首先要弄清楚你為什么要讀這篇文章。這篇迷你指導手冊大約需要14分鐘來閱讀。目前你已經完成了前4分鐘的閱讀。對你們中的一些人來說,一口氣讀完剩下的部分毫不費力。但另一些人甚至無法在接下來的10分鐘里保持足夠的專注,他們需要強迫自己不打開另一個瀏覽器標簽頁或拿起手機。
要理解不間斷工作的基本原理,首先需要理解那種非常精確的、毫不費力的專注,它介于松散的專注(隨時都有可能被分散注意力)和強制的專注(耗盡你有限的精神)之間的分界線上。
毫不費力的專注是最佳狀態,也是我們想要通過控制思想來達到的最終平衡。
這本指南提出,思想是一種可以訓練的工具。根據我47個月的經驗和一些其他例子,本文將教你如何做到讓你的思維為你工作、而不是與你作對。
請注意對其他人有用的東西不一定對你也有用,所以盡量只采納那些對你有用的東西。
文章的后面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著重于介紹思維訓練,第二部分將深入探討記錄長時間不間斷專注工作的細節。
譯者:Jane
推薦閱讀:為了健康,你應戒掉這3種常見食物
推薦閱讀:如何毫不費力地做到長時間深度工作(下)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