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寶寶出生2年內是智力發育的黃金時間寶寶是否聰明,并不僅僅取決于父母的遺傳基因,起決定因素的還是后天的鍛煉。寶寶出生后的兩年內,大腦發育得特別快,是寶寶智力發....
寶寶出生2年內是智力發育的黃金時間
寶寶是否聰明,并不僅僅取決于父母的遺傳基因,起決定因素的還是后天的鍛煉。寶寶出生后的兩年內,大腦發育得特別快,是寶寶智力發育黃金時間。寶寶在出生時大腦僅重350克左右,而到了2歲末,大腦重量可達到出生時的3倍,相當于成人腦重量的70%左右。所以寶媽們千萬不要錯過小寶寶在嬰兒時期的大腦發育。
國外的有些專家研究指出:在寶寶出生的時候大腦里海馬狀突起的成熟度為40%,但是在出生后6個星期后成熟度可以長到為50%,而等到大約18個月的時后可以完全成熟。所以即使是新生兒也有記憶能力的。并且推斷在寶寶出生的第10天的時候就可以記住媽媽的氣味;等到1個月大的時候可以記住媽媽通常在什么時間給他喂奶(并在那個時間想要吃奶);在第4個月的時候寶寶就能從一群人中認出媽媽。
那么我們先來看看1歲內的寶寶具體在每個月份普遍應該掌握的技能吧。
第1個月寶寶智力和技能發育標準
- 精細動作:觸摸手心,寶寶可以緊握拳頭。
 - 適應能力:眼球可以追視(跟隨黑白卡或者小紅球移動)。
 - 語言能力:自己會發出細小聲音。
 - 社交行為:眼睛可以跟蹤走動的人。
 
第2個月寶寶智力和技能發育標準- 大運動:拉小手可以坐起來,頭可數以豎直停留5秒以上。
 - 精細動作:趴著的狀態下可以抬頭了。
 - 適應能力:對玩具有反應,想要去抓。
 

- 語言:能發出a,o,e等元音。
 - 社交行為:大人逗寶寶的時候他可以作出反應。
 
第3個月寶寶智力和技能發育標準
- 精細動作:兩手可握在一起(做出恭喜發財的姿勢)
 - 適應能力:眼球追視可以到180°
 - 語言:開始出現社交性的微笑。
 - 社交行為:模樣靈敏,看到熟悉的人會笑。
 
第4個月寶寶智力和技能發育標準- 大運動:會翻身了、趴著的狀態下可以抬頭超過90°,有些寶寶會吃腳丫了。
 - 精細動作:抓握喜歡的小玩具
 

- 適應能力:自己玩手,喜歡看別人吃飯
 - 語言:高聲大叫,咿呀聲變長
 - 社交行為:記住家人。
 
第5個月寶寶智力和技能發育標準- 大運動:給寶寶一個助力,寶寶可以坐起來了
 - 精細動作:抓住近處玩具玩耍
 

- 適應能力:伸手取物,能辨別人聲,對著鏡子里的自己會笑
 - 語言:對人和物體發出聲音
 - 社交行為:看見食物興奮,想要咬一口
 
第6、7個月寶寶智力和技能發育標準- 大運動:會坐
 - 精細動作:會撕紙會玩自己的衣服、玩自己的腳丫
 - 適應能力:能獨坐一會,用手搖玩具
 

- 語言:聽到自己的名字會轉頭
 - 社交行為:有了自我保護意識,怕見生人
 
第8個月寶寶智力和技能發育標準
- 精細動作:可以自己拿著磨牙棒吃
 - 語言:重復大人所發簡單的音節
 - 社交行為:能注意到大人的動作,開始認識物體
 
第9個月寶寶智力和技能發育標準
- 精細動作:可以從抽屜里把玩具拿出來
 - 適應能力:會獨力站立了
 - 語言:能懂幾個復雜的詞語。
 - 社交行為:與大人一起互動玩游戲
 
第10-11個月寶寶智力和技能發育標準
- 精細動作:拇指,食指對指拿東西
 - 適應能力:可以模仿大人簡單的小動作,舞動小手
 - 語言:開始說單詞
 - 社交行為:與大人互動片刻
 
第12個月寶寶智力和技能發育標準
- 精細動作:彎腰拾東西
 - 適應能力:會用杯子喝水
 - 語言:能叫出物品的名字
 - 社交行為:對人和事物有喜好之分
 
寶寶的八個智力飛躍期:5周、8周、12周、19周、26周、37周、46周、55周不錯過。
第一個智力飛躍時期:第5周寶寶已經可以在哭的時候流眼淚,或者用微笑來表示高興,他還不時地對周圍發生的一切進行“觀察”和“聆聽”,對氣味和動靜作出明顯的反應。
訓練方法:
- 多與寶寶目光交流:每次寶寶盯著你看的時候,他的記憶力就會多一次積累,所以大人也要積極回應
 - 肌膚之親:母乳喂養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寶寶可以注視媽媽,聽到媽媽的聲音。也可以多給寶寶做撫觸,增加與寶寶的親密度。
 - 多跟寶寶聊天:不要以為寶寶聽不懂,實際上寶寶非常喜歡媽媽跟他們交流,而且慢慢的他就能掌握跟你對話的節奏并用 “咿咿呀呀”語音回應你了。
 
第二個智力飛躍時期:第8周寶寶已經可以靈活的轉動眼睛了,并且可以將原本緊握的小拳頭和縮緊的四肢慢慢放松并學習抓握了。
訓練方法:
- 溫柔的吹氣:用嘴在寶寶的側臉上輕輕吹一口氣,寶寶會咯咯的沖你笑,小寶寶會非常喜歡這個互動的。
 - 對寶寶的行為積極回應:如果寶寶沖你笑,或者咿咿呀呀地對你說話,這時候需要立馬模仿寶寶的聲音或者動作回應他們,讓寶寶體會到他語言的價值,他們就會更加愿意表達。
 - 鍛煉寶寶笑:這時候的寶寶已經回笑了,可以經常的嘗試著逗寶寶笑,如果寶寶不愛笑。
 
第三個智力飛躍時期:第12周寶寶已經懂得了簡單的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他們會發出尖叫,咿呀說話、格格地笑并且不斷地嘗試跟人“交談”。
訓練方法:
- 與寶寶小小的互動:比如你可以鼓起腮幫來讓寶寶摸一下,摸的時候你“呼”地吹氣;比如你讓寶寶拍一下你的額頭,拍的時候你可以作出抬眉的動作;比如你可以讓寶寶抓你的耳朵,抓的時候你就沖他伸伸舌頭……這樣反復的鍛煉,慢慢地寶寶會發現一些動作和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
 - 引導他觸摸各種物體:家里的物體對寶寶都是新鮮的,抱著寶寶到處走動,拿著他的小手引導他觸摸比如家里的落地窗、臥室的門、陽臺上植物的樹葉、晾衣服的衣架等等從而鍛煉寶寶的感知能力。
 
第四個智力飛躍時期:第19周寶寶已經會轉動拿在手里的東西了,并且可以注視物體的變化過程了。這個時候寶寶有了好奇心,對好奇的或者喜歡的東西會統統想要塞進嘴里。
訓練方法:
- 鏡子游戲:訓練寶寶從鏡子里看自己。你抱著他動一下,沖鏡子里的他笑一下,他也會對鏡子里的“小伙伴”揮手和微笑。
 - 練習翻身:寶寶平躺的時候,拿一個他喜歡的小玩具放在他的面前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把玩具移到另外一側,幫助寶寶練習翻身。
 - 自由觸摸:用一張柔軟的棉柔巾、純棉的碎布條等等輕輕的拂過孩子的面頰、肚子和雙腿,同時向他描述這些東西的感覺。
 
第五個智力飛躍時期:第26周寶寶已經懂得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了,比如可以把A物體放在B物體的里面,也可以放在C物體的外面。而且這時候寶寶最感興趣的游戲也是把東西拿出來搬進去,并且喜歡把什么都弄得亂七八糟。
訓練方法:
- 躲貓貓:把寶寶喜歡的小玩具藏起來讓寶寶發現他,或者讓媽媽寶寶抱起來,爸爸藏在媽媽的身后寶寶就會扭頭尋找爸爸。
 - 移動物體:比如把寶寶睡覺的小床換到大床的另一邊、把寶寶吃飯的餐椅移動到餐桌的另一邊等等。
 - 抽紙:寶寶喜歡抱著紙抽盒,并且喜歡把紙抽盒里面的面巾紙抽出來。其實這本身也是一個可以鍛煉寶寶感官的游戲。
 
第六個智力飛躍時期:第37周寶寶已經可以對物體分類了,比如他知道小狗是汪汪叫,小貓是喵喵叫。這說明他已經開始有了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了。
訓練方法:
- 和食物一起玩:給寶寶不同種類不同顏色和觸感的玩具,寶寶在玩耍的同時不僅可以鍛煉他的抓握能力還培養他的感官和觸覺。
 - 模仿寶寶的動作:模仿著寶寶的笑聲、動作等可以提高寶寶做動作的興趣并且鼓勵他做新的探索。
 
第七個智力飛躍時期:第46周寶寶已經知道做事情是有先后順序的,并且可以按照先后順序來完成某項工作。
訓練方法:
- 講故事:每天都定時給寶寶講故事,并且可以嘗試把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換成寶寶。
 - 搭積木:讓寶寶接觸色彩鮮艷的積木可以發揮寶寶的想象力。
 
第八個智力飛躍時期:第55周寶寶知道了順序的先后可以由自己做出改變。這時,他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制定計劃”,明確表示自己想要什么。
訓練方法:
- 讓寶寶自己做主:比如晚飯時用什么顏色的碗,今天穿什么顏色的衣服等等。給寶寶一定的選擇權可以讓寶寶知道自己的想法是有意義的,同時還增強對事物的辨別能力。
 - 認出誰誰誰:把寶寶熟悉的家人的照片打印出來,然后展示給寶寶,讓寶寶找到哪張和哪張是同一個人。
 
最后我想說的是:對3歲之內的寶寶大腦發育的最好訓練方式其實是親子間的交流,爸爸媽媽多跟寶寶互動,寶寶的頭腦就會越聰明哦。所以寶媽寶媽在育兒的道路上是不可以偷懶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