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一周一的寶寶腳多大(在嗎寶寶腳這么長)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8)
給寶寶買鞋,選碼一定是最讓寶媽頭疼的。寶媽咨詢最多的,也是鞋碼,我們也經常收到寶媽們奇怪的咨詢方式,比如:

收到這張圖的時候,客服小姐姐是一臉懵的:這是讓我對著圖片來量嗎?比例會失真的哦親親。這樣的“困惑”數不勝數……
咳,回歸正題,關于如何選碼、選碼雷坑,我們系統地整理成此文,如果寶媽們覺得有幫助,可以點個收藏哦。
一、如何正確選碼首先,寶寶腳的正常生長規律了解一下
16個月以內,每3個月小腳丫長0.5cm;
16~24個月,每4個月小腳丫長0.5cm;
3歲前年均增長2cm左右;
3-4歲年均增長1.2cm(每月長0.1cm);
5歲至13歲年均增長0.9cm;
月齡越大,腳的生長速度越慢,直到發育完成。
N年生產及銷售寶寶鞋的經驗告訴我,這項數據基本合理。
So,其實寶寶的腳丫沒有我們想象的長的那么快...
其次,什么樣的鞋內空間算合適?
寶寶鞋內應該有適宜的空隙,寶寶的腳每個月都在長,腳趾在鞋內需要有一定的活動余地,通常以腳后跟能伸進一根手指的距離為宜。
了解了以上2個點,其實選碼很簡單。如果還是選不準,就三個原因!只有三個!
誤區1:按照原品牌鞋碼選擇其他品牌童鞋標碼現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亂。
不同的廠家不同的品牌,對童鞋標注的碼數標準都不一樣。
有的是美國碼,有的是日本碼,而有的是用中國碼。
比如:Nik* 6C碼=江博* 19碼=卡特兔 14碼,5個品牌可能5種標注方式,這種選碼方式錯誤率極高。
如何規避
目前網購鞋子碼數不是硬性要求標注,但是內長是每家都標注的。內長即鞋墊長度,絕對統一也準確。
測量方法
測量原鞋子鞋墊長度,寶寶穿著如果空間依然合適,可以繼續按照原鞋子內長購買。
如果穿著已經沒有空間,在原有內長上加0.5cm選擇合適內長。
如:卡卡原鞋子鞋墊長度14cm,后跟間隙已經很緊張,我會買內長14.5cm的鞋子;
若原鞋子鞋墊長度14cm仍有一指空間,會繼續購買14cm內長的鞋子。
測量下面這類鞋墊需注意:
此類帶凹槽的鞋墊,紅線以外不計入鞋墊長度。

通過前面腳的大概生長規律,我們了解到一個殘酷的現實:
月齡小的寶寶一雙鞋就穿3個月,最多最多4個月,我們貪大,實際就是希望鞋子能穿半年,穿大~半年。
可是,一年分四季,涼鞋秋天穿不了,棉鞋春天穿不了,春款夏天也穿不了,我們有時候也會看到一些寶媽的留言,每次上新都想買,但之前囤的幾雙還是新的,所以,不建議大家囤貨!
衣服大點小點真的可以將就,鞋子,不可以!
人體有360塊穴位,腳占了60多個,人體有206塊骨骼,腳占了52塊。
寶寶的腳踝70%以下還是軟骨,骨骼正在成長期,要保證足部的健康發育,從一雙合適的鞋開始。

童鞋的尺碼沒有成人的鞋碼標準。
選童鞋要測量寶寶的腳長,再根據內長進行選擇,不能根據經驗,因為寶寶的腳每天都在變化。
寶寶鞋,通常就是0.5cm誤差導致買大或買小。
目前網絡上提供的測量腳長的方式。
基本以人民幣比劃和腳踩紙上劃線測量及常規尺子測量三種方式為主。
但是這三種方式對腳后跟處弧度和前面蜷曲腳趾頭長度的把握都是極不準確的。
加上寶寶小,測量時配合度很低,很難采集到準確的數據。
這時候可以考慮一下專業的量腳器,可以完全解決上述問題,TA最好的設計是后跟處有擋板,前面有卡扣。
而且,用量腳器測量,測量速度快,測量數據準,寶寶不管站,坐,躺,都好測量。

卡特兔便捷精準量腳器 ¥16.8
寶寶坐著玩的時候,抬起他的腳往量腳器上放一下就測量OK。
然后,根據腳長數據加0.5cm到1cm選擇合適的鞋內長。
上述說到過,寶寶的腳每個月都在長,不能穿剛剛好的鞋子,以腳后跟能伸進一個手指頭為宜,所以會在腳長的數據上加0.5cm到1cm選鞋內長。
如,寶寶裸腳測量的尺寸是13cm,根據頁面提示購買內長13.5cm或者內長14cm的鞋子。
以上,寶媽們記住了嗎?如果覺得有用,記得關注分享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0805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