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小孩子跟爸爸玩捉迷藏爸爸沒找到(忘喝孟婆湯)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成長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沒有痕跡就完成了。很多時候父母覺得孩子還小,可事實上他們在不知不覺中便長大了。
父母能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特性,才能對孩子的各種行為做出準確的判斷。

一位寶爸在家陪寶寶的時候,突發奇想地跟寶寶玩起了“捉迷藏”,寶爸坐在圍欄口用小被子遮住自己,停留一下又繼續出現在寶寶面前。
看到網上很多父母這樣跟寶寶玩,都把寶寶逗得哈哈大笑,可視頻中的寶爸努力了幾次,寶寶還是無動于衷。

不死心的寶爸繼續躲藏逗寶寶,誰知不但沒換來寶寶的開心,反而努力向前爬直接關上了護欄的門,眼不見為凈。
寶寶的這番舉動讓寶爸懵了,不禁反問:10個月大的寶寶這番嫌棄自己,對捉迷藏毫無興趣是正常的嗎?

作為父母完全可以理解寶爸的心情,跟孩子互動當然希望得到孩子的回應。如果孩子沒有及時回應,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不感興趣。
不過視頻中的寶寶失去興趣的并不是爸爸,而是爸爸選擇的這個游戲。為什么寶寶對此不感興趣呢?我們先來看一組實驗:
1991年Baillargeon和Devos做了一組實驗,實驗對象是3~5個月的寶寶。同時實驗人員找來了一長一短兩個胡蘿卜和兩塊一樣高的擋板,每一根胡蘿卜都要通過擋板。

實驗的前半部分,小寶寶們被分成兩組,一組寶寶看稍短的胡蘿卜,另一組寶寶看長一點的胡蘿卜,由于擋板完全遮住兩根胡蘿卜,所以兩組寶寶看到的都是一樣的,直到寶寶們看得煩了,實驗進行到下一階段。
后半部分的實驗擋板變成了“凹”字形的,兩根胡蘿卜依舊要從擋板經過,一組寶寶看到的是依舊什么也沒有的擋板,而另一組寶寶就可以看到稍長一根的胡蘿卜通過,但很快又看不到胡蘿卜了。
實驗結果就是始終看短胡蘿卜的那組寶寶對這個游戲絲毫沒有興趣,而看到長胡蘿卜出現又消失的寶寶對這種情況感到十分吃驚。

這是因為,寶寶們已經知道了“即便胡蘿卜被擋住,但也會出現”的道理,你覺得孩子好騙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悄悄變聰明了。
因此,視頻中寶爸試圖通過“幼稚的游戲”引起寶寶的注意肯定會失敗,10個月的寶寶早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用心理學解釋這種現象和寶寶的發育情況就是“客體永久性”。對寶寶來說,在大腦開始發育的時候,他們單純地認為自己看見的東西是存在的,而看不見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
隨著大腦發育,對空間有了更多的認識,他們腦海中有了新的認知,就是存在的東西即便被擋住了也依舊存在,這種認知就是“客體永久性”的概念。

當寶寶有了這個概念后,家長那些“變戲法”在寶寶眼里就真的只剩幼稚了,大腦發育會促使寶寶探索未知的領域和內容,對于已經了解的,他們自然沒了興趣。
如果孩子對你的互動和游戲一點都不感冒,說明他已經發育得很聰明或到了新的階段了,家長就不要用對待小孩子的方式對待他們、自討沒趣了。
【今日互動】
你對寶寶的發育特點了解多少?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0763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