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花光積蓄做試管(我花光20萬掏空家底)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5)
2021年5月《柳葉刀》發文顯示,2007至2020年,中國不孕發病率已從12%升至18%,不孕不育的患者人數在2020年就已超過5000萬人。
試管嬰兒這項技術,也被稱為不孕不育家庭的“最后一道希望”。
但很多患者需要反復多次治療,這對于很多低收入家庭來說負擔很大。
為此有的家庭不得不接受親媽的救濟,有的人因為它差點離婚,還有的人因為錢而不得不選擇放棄……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試管嬰兒親歷者的故事。

1
拿媽媽的錢做試管
我很愧疚
@網友Acc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五年了,現在只領了證,還沒來得及辦婚禮。
去年夏天,我查出來雙側巧囊復發伴隨著包裹積液,跑了很多家醫院,幾乎所有醫生都建議趕緊要孩子。
因為留給我生孩子的時間很短很短。
卵巢功能差、盆腔粘連嚴重,這些情況都“逼迫”我趕緊做手術,但做了手術我可能這輩子都不能再生育了。
而我自己懷孕的幾率微乎其微。
最終,擺在我面前的路,只有試管這一條。

對于我的病情和試管,我對婆家只字未提,怕他們會介意,更怕他們因此看低我。
而試管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需要錢、需要精力、需要時間。
當我告訴媽媽我決定要做試管后,她從老家坐了一天的火車來到了北京,陪著我去醫院、咨詢醫生......
等到一切都安頓好了,媽媽卻吵著要回老家。
把她送上車后,我還沒能坐上返程的車就接到了她的電話:
“衣柜里黑色大衣口袋里有5萬塊錢,安心拿著做試管,不要擔心錢,錢不夠我給你出,好好吃飯、養好身體,不要有壓力?!?/strong>
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后來,這5萬塊錢我一分沒動全部存了起來,他們已經到了享福的年紀了,不能再讓他們為我費心費力了。
2
破釜沉舟做的選擇
帶來絕處逢生的幸運
@嚴女士 38歲 全職媽媽
也許在大都市里的人壓根沒法想象,在農村,沒有孩子會面臨怎樣的輿論和壓力。
指指點點、冷嘲熱諷,是我們這輩子承受過最沉重的痛。

與其說我們,不如說在生育這事上,女人永遠都承受了最大的惡意,我甚至被婆婆威脅生不出孩子就離婚。
在婆婆的高壓逼迫下,我差點就答應了離婚。
但好在老公一直都陪在我的身邊,最后,我們決定到南昌市生殖醫院試試。
檢查發現,我有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功能已經衰退了。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針,打得我很痛,因為藥量比正常病人多三倍。
但看到了希望,我甘愿吃這份苦。
但兩針下來,卵巢長了兩個囊腫,這種藥不能再打了...
這就像在干枯的沙漠里遇見一片綠洲,最后發現那只是海市蜃樓那樣讓人絕望。
最后,醫生建議手術去除囊腫,只是風險很大,如果失敗,可能再也沒辦法懷孕。
這樣的選擇對我來說,既絕望又無力。

在痛哭了兩天兩夜后我決定了,我要做手術!
我已經做好了接受命運最壞的準備,剩下的一切都交給醫生。
好在醫生頂住了巨大的壓力,成功完成了手術。
后來做了試管取了3個卵子,形成兩胚胎移植到我體內,幸運的是最后兩個都活了!
盡管為了要孩子,已經接近于傾家蕩產,但在孩子出生那一刻,我覺得一切都值了。
3
一波三折的懷孕之路
以放棄結束
@知乎網友
我是26歲結的婚,期待著30歲左右能有自己的寶寶。
然而,事與愿違,波折不斷。
結婚后開始想有個寶寶,一年后就沒有采取避孕措施,不想一次就驗出懷孕了。

看到隱隱約約的兩道杠的時候,那欣喜雀躍的感覺,至今讓我記憶深刻。
那時怎么也不會想到,第一次自然受孕,竟也是最后一次...
本來想著去醫院確認懷孕,卻沒想到檢查出輸卵管妊娠,是宮外孕。
身體恢復后,按照醫囑避孕半年后我又繼續試孕,可兩年后,一無所獲。
檢查、造影、再次腹腔鏡通輸卵管后試孕,半年后依然沒有結果。
于是我開始了試管之路。
第一次試管,醫生制定了短促排方案,順利取了11個卵。
本來信心滿滿,結果只養成了3個可用的受精卵,到最后一個也沒有成功。
哭過之后糾結了很久,還要不要再嘗試。
繼續嘗試就意味著從促排到取卵得再來一遍,所有的花費得再來一次,但就此放棄又心有不甘。
兩個月后,我決定再試一次,如果還沒有,那就認命。
第二次試管,成功取了13個卵。
然而這次培養,只成功了2個受精卵,最后還是再一次失敗了。
沒錢了,認命,放棄了。

4
試管嬰兒
醫保報銷成功經驗分享
@網友貓貓加油呀
我應該是趕上了政策的紅利!雖然金額不多,但也讓我欣喜萬分。
單位上統一購買的生育險,在成功分娩以后,除了常規的生育險之外,做試管可以額外報一部分。
報常規生育險所需的住院結算單和發票,可以在辦出院的時候一起辦理。
試管報銷所需材料有:
①試管醫院的病情證明
②發票(我只被要求提供兩次移植的的發票)
③證明成功妊娠的B超單(一超二超三超都可以)
④證明成功分娩的材料(因為我是和常規生育險一起報的,就無需額外的證明材料)
不過,我也認識一些因為不想別人知道自己是試管而不愿意去報銷的人。
確實,試管這事在很多人看來是不能觸碰的隱私和禁忌,而且報銷費用與實際花費比起來可能杯水車薪,但有總比沒有強。
據我所知,與我同省份的姐妹們,只要是做了試管,不管成功與否、做了幾次都能報。
這樣下來,報銷費用還是很可觀的。
不過因為各地政策不同,報銷金額也會有差異。
所以具體能報多少以及怎么報,需要去咨詢所在地醫保中心。


我們都知道試管這條路布滿艱辛,除了身體遭受的傷害、成功率太低導致的壓力以外,更多的還是經濟花費巨大帶來的心理折磨。
公立醫院試管嬰兒一個周期的價格為3萬-4萬元,私立醫院根據服務差異在4萬-9萬元不等。
“國內市場,試管嬰兒的平均周期為2.5次每人才能成功,總體花費超過20萬元,對于一般家庭而言,還是很難負擔的。”
但對于不孕不育的夫妻來說,它又是唯一的希望。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將不孕不育診療納入醫保范圍,一些地方也在考慮將輔助生殖相關技術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如今,北京、浙江、湖北咸寧等地已經出臺政策,可以為輔助生殖技術家庭報銷部分費用。
浙江省醫療保障局5.19日發布通知,要制定輔助生殖相關技術醫療價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適時將其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
湖北省咸寧市也在16日發布,為輔助生殖技術家庭報銷部分費用。
湖南省醫保局、四川省衛健委以及山東省,也都在官方平臺表示,將效仿個別省市做法,盡快出臺相關管理辦法響應國家政策減輕群眾負擔。

菌菌相信,如果試管嬰兒能進醫保,將會給更多家庭帶來希望!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0682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