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枕禿睡覺翻來覆去(嬰兒睡覺頭搖來搖去)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家里的大寶二寶,大概從2個月開始就會開啟一個“奇奇怪怪”的現象。比如每次一躺在床上頭就會搖來搖去,像似頭癢似的,后腦勺也會光禿禿的一片。婆婆每次見到就會嘮叨“這孩子將來不會是個禿子吧!我們家可沒有這種基因”。
每次聽到婆婆這么說就覺得“話里有話”,搞得好像我家有禿頭基因似的。不過話說回來,好像大多數嬰兒都會出現后腦勺禿半圈的情況。究竟是寶寶身體缺什么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呢?今天就來說一說。

嬰兒搖頭可能發生在睡覺的時候,也可能發生在白天清醒的時候,至于要不要緊,家長需要根據寶寶吃奶情況、精神情況以及和家長互動的情況綜合判斷,你就知道他是好玩還是不舒服了。
?情況一:搖頭是覺得好玩
可能某一天寶寶突然發現搖頭挺好玩的,這就跟他們解鎖了“姿勢新大陸”一樣,會開啟樂此不疲地頻繁搖頭,體驗搖頭晃腦帶來的興奮感和愉悅感。
而且他們不僅是搖頭還會邊跟著扭動身體,像“小蚯蚓”一樣,這樣的娛樂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寶寶消化,還能有效促進身體發動作的發育哦!
怎么判斷:寶寶搖頭的時候,家長可以看到寶寶表情愉悅,非常享受,而且一般發生在白天,夜間睡眠時間不會有。并且進食正常、精神正常、睡眠正常。

?情況二:搖頭是一種發育現象

?情況三:搖頭是為了表達不適
Tip:關于寶寶搖頭、枕禿,家長可采用“三看”法來排除,先看寶寶的皮膚有沒有不適;再看寶寶的耳朵有沒有不適;最后再看寶寶搖頭的時間對不對(正常的搖頭一般發生在白天,夜間睡眠搖頭的多是有身體不適)。

嬰兒后腦勺禿一片,這種情況又叫枕禿,枕禿是寶寶頭部和枕頭接觸的地方,頭發非常稀少或壓根沒有頭發。枕禿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因為寶寶平躺的時間長,轉動頭部的時候,后腦勺處的頭發會被反復摩擦,所以就出現了枕禿。
枕禿常見的3種形狀
枕禿處的形狀根據寶寶摩擦的位置以及本身發質影響有所不同,有的寶寶枕禿處的形狀呈現月牙形、有的呈片狀、有的則是一個環形。枕禿通常發生在小月齡寶寶身上比較常見,長時間的摩擦導致局部的頭發脫落,同時抑制了這個部位的頭發生長,就出現了枕禿。

枕禿出現的4大原因
①平躺時間長,大動作未發育,頭發反復被摩擦,引起的局部頭發脫落;
②身體不適時,會頻繁地搖頭緩解不適,加大了枕禿的現象;
③缺鈣或缺乏某種營養;
④出汗多。
枕禿什么時候會消失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逐漸學會了坐、站、走、睡眠變好、逐漸適應外界環境時,寶寶后腦勺的頭發就會慢慢長出。如果沒有什么不適或基因影響,寶寶的頭發則會越長越多、越來越濃密,家長無需過多焦慮。

嬰兒期不管是什么異常行為,家長都要明白一個很重要的判斷依據,那就是寶寶這個行為發生的時間是白天還是夜晚。
白天的行為多是一種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生理現象;而多數異常現象多發生在夜間,然后再綜合寶寶的吃奶情況、精神情況以及發育指標判斷即可得知要不要緊。

CiCi媽寄語:關注CiCi媽媽說育兒,專注于育兒知識以及經驗分享。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CiCi媽點個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有任何育兒疑問,都可以關注并私信我,看到都會回復。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0634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