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我是一名婦產科醫師,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3年,這些年一直工作在產科門診,每天接觸的大多都是“大肚子”孕婦和“新手”媽媽。
隨機看了一天的接診記錄,共接診了44名前來產檢的孕婦,我翻看了每一名孕婦的《母子健康手冊》,44名孕婦包含了孕早期9人、孕中期24人、孕晚期11人,已診斷為“缺鐵性貧血”的孕婦是11例,占當天總就診人數的25%。

雖然這只是當天隨機的很少的樣本量,卻也能說明很大的問題,“缺鐵性貧血”雖然即常見又可以很好的預防,但總會有很多孕婦掉到了這個大坑里。
如果哪一天,大家對補鐵“鐵三角”的熟悉程度能達到喝牛奶補鈣那樣的水平,那就代表我們的科普工作上了新臺階了。
除了婦產科醫生這個本職工作,其實我還是一名注冊營養師,早在七八年以前我就利用工作之余學習營養,醫學與營養學的關系實在太緊密了,尤其是對于我所面對的孕產婦來說尤為重要。
如果一個孕婦重視營養,除了有利于肚子里的胎兒生長發育之外,對于產后媽媽的母乳喂養、孩子的輔食添加、兒童的茁壯成長都有好處,不僅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還可以使整個家庭的健康素養增加。

言歸正傳,接著說說孕婦貧血的事兒,在臨床工作中,很多孕婦會有疑問,貧血為什么要補鐵?補鐵就是補血嗎?
事實上,貧血分為好幾種,而孕期最常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在血常規的化驗單中就可以體現出來,所以對于這類患者,補鐵即是補血。
在門診工作中,當我拿著化驗單告知孕婦即將或者已經缺鐵時,孕婦一定又會接著問,為什么缺鐵會導致貧血呢?
我會告訴她:“血液中運輸氧的物質是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中心是鐵元素,沒有足夠的鐵,就沒有足夠的血紅蛋白,所以就無法完成運輸氧氣的作用,就會發生貧血”。
孕婦的問題絕對不會止于此,她會說:“我以前都好好的,為什么現在貧血了,什么樣的人群容易貧血”?
答案是:“孕婦、嬰幼兒、素食者、及一些失血性疾病、胃腸道疾病患者等人群,都容易貧血”。

我有一個患者,就是因為月經量過多,困擾了她好幾年,經常心慌氣短、疲乏無力、面色蒼白,抵抗力也不高,經常感冒,口腔潰瘍,還比較怕冷。其實她之前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月經量過多而引起的缺鐵性貧血,但之前沒當回事。
懷孕之后,隨著胎兒周數的增大,需要從她體內攝取更多的營養物質,而她自身的營養狀況就不是太好,之前的所有癥狀都越來越厲害。我給她抽血化驗血常規,確診缺鐵性貧血后藥補 食補雙管齊下,短短兩個月,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之前的癥狀越來越輕,在她的血紅蛋白復查正常后,又繼續維持用藥3個月,抵抗力也慢慢的提高了,胎兒發育也都很正常,以前有個風吹草動就倒下了,現在很是健康。
剛才說到了貧血患者的處理辦法,那就是“藥補 食補”,藥補可以由產科醫生來把關,定期復查,但是食補就需要我們孕婦及家屬來自己把握了。
自從我學習營養學之后,對于貧血的孕婦,我都會抽時間進行一對一的個體化指導,先詳細了解到她們的食譜情況,在根據她的飲食特點及所處的孕周,告訴她們簡單有效的配餐方法,提高孕期的營養水平。
對于貧血的孕婦,我會詳細的跟她們講述貧血的飲食調理,孕婦們大多都很配合。在按時吃藥及積極食補的過程中,貧血的情況會大大改善,既能保障母嬰安全,也提高了孕婦及家屬對營養的重視度。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貧血到底吃什么補血最快呢?答案就是“鐵三角”,分別是動物血制品、動物肝臟及紅肉,這類食物是“血紅素鐵”,鐵的含量多,吸收率高,是補鐵的良好選擇。
紅肉是指豬肉、牛肉和羊肉,肌色較深,呈暗紅色,固有“紅肉”之稱。
關于這個補血“鐵三角”,我每天要跟孕婦說很多遍,因為貧血的孕婦要治療,不貧血的孕婦要預防貧血。
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明確指出,要適量食用動物內臟(包括動物肝臟、動物血制品等),除了鐵之外,動物內臟中也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硒和鋅等,適量補充,可以彌補日常飲食的不足。
對于補血“鐵三角”補充的量也要注意,每天應該吃瘦畜肉50-100g,動物肝臟血制品每周1-2次即可,每次25—50g為宜。
在臨床工作中,當告知孕婦貧血或即將貧血時,孕婦及孕婦的婆婆、媽媽等家屬,第一反應不是吃紅肉、吃肝臟、吃血制品,而是張口就來的大棗、櫻桃、紅豆、菠菜等等這類食物,那么問題來了,這些食物到底可以補鐵嗎?
答案是,這類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很難被人的腸道吸收,是“非血紅素鐵”,所以不是補鐵的良好選擇。
現在這個季節櫻桃還沒有大范圍上市,今天有個貧血孕婦跟我說,聽孕婦群里的孕婦說,櫻桃治療貧血,她的丈夫每天給買一斤櫻桃吃,已經吃了三個禮拜了。
我默默的算了一下,就按照一斤50塊錢算,21天已經一千多塊錢了,哎!肉疼,如果我們產科醫生科普到位的話,雖然不能立刻馬上把鐵補上來,最起碼會馬上把銀子給省下來,于是乎,麻溜兒的又給講了一遍什么叫“鐵三角”。

還有的孕婦會自己通過看書或者網絡學習一些孕期疾病,然后問我特別好的問題,會問:“任醫生,聽說維生素C能促進鐵吸收對嗎?”
首先我會表揚一下孕婦的“功課”做的好,然后告訴她,她說的很對,是的,維生素C有很強的還原性,可以提高食物中鐵的吸收率,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貧血。
維生素C也可以“藥補” “食補”,可以每天吃維生素C片100mg左右,同時在吃一些西紅柿、大頭菜、西蘭花、菠菜、油菜、青椒、橙子、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蔬菜每天至少達到一斤,也可以在多吃一點,要首選深色蔬菜,水果要控制量,每天半斤左右即可,換著花樣的吃,事半功倍。

通常說到這,孕婦們就已經很輕清楚應對貧血的策略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學到的貧血知識落實到餐桌上,通過合理的營養及補血食物的優選,達到治愈貧血,保障孕婦和胎兒健康的目的。
知道了補鐵的“套路”后,推薦食譜簡直就是海量,無非也就是補血“鐵三角” “維生素C”的強強組合,例如、豬肝炒青椒、西紅柿燉牛肉、孜然羊肉圓蔥、小白菜瘦肉湯、鴨血油菜粉絲湯、蒜泥血腸… …
下圖是我之前做過的“補血飯菜“”




最后給孕婦朋友們來個溫馨提示,吃肉的時候盡量選擇瘦肉,要保持良好的孕期體重,咱們爭取長胎不長肉。
動物肝臟在制作的時候不要過度加工,盡量簡單的煮一下蘸蒜醬、溜肝尖、菠菜豬肝湯等,避免營養成分的流失。
好啦,今天關于孕期貧血的話題咱們就說到這,我是婦產科醫生/注冊營養師任洪葉,關于孕期飲食營養,以后會陸續推出,大家有需求也可以在本篇文章下留言。
本篇文章很長,感謝能看到最后的您~
希望您順利分娩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咱們下期再見~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