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營養不良應該怎么辦(嬰兒營養不良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嬰兒營養不良,主要指嬰兒攝取的能量和蛋白質不足所導致的營養缺乏癥,3歲以下嬰幼兒多見,同時有很多寶寶會伴有微量營養素缺乏,嬰兒營養不良會影響寶寶體格生長,也有可能造成嬰兒抵抗力下降,智力發育遲緩等問題,對寶寶成年后的身體狀況也有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嬰兒營養不良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攝入不足
母乳不足又沒有合理添加其他替代品;奶粉沖泡過稀或成分不足;沒有在合適的時間添加輔食;輔食營養不均衡;較大寶寶存在偏食情況。
2、消化能力差
可能由于寶寶消化系統在解剖結構上或生理功能上有差異,需要經醫生檢查后給出方案。
3、日常食物量無法滿足寶寶增長的需要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寶寶加速生長的階段,這一時期寶寶營養需求會增加,如果不經調整去喂寶寶,就會造成寶寶攝入“相對不足”。

嬰兒營養不良的表現
嬰兒早期營養不良表現的不明顯,當寶寶不愛活動、精神狀態不佳、體重增長速度變緩時,爸爸媽媽就要注意了。
營養不良嚴重的表現多為:消瘦、額頭上甚至出現皺紋,肌肉萎縮有“皮包骨”的感覺,身高體重明顯低于同年齡段的寶寶。同時,反應慢、沒有食欲,腹瀉或便秘交替,體溫低,易生病。

下列情況需要去看醫生
早期營養不良的寶寶一般只需要改善喂養方式,增加營養供給量,就能改善寶寶營養不良狀況。一般不需要去醫院就醫,如果是疾病引起的營養不良,需要去醫院就診。
定期到醫院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嬰兒營養不良。

如何做好家庭調理
按照寶寶生長規律科學喂養,改善寶寶消化能力,糾正偏食,如果只缺乏某種營養可以有針對性地補充。
對于0--6個月寶寶,堅持母乳喂養可以滿足6月齡內全部體液、能量和營養素的需求,因此,沒有極特殊情況要堅持母乳喂養。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從富含鐵的糊狀食物開始,避免缺鐵性貧血的發生,輔食的添加按科學的方法逐漸加量、加品種,由細到粗,循序漸進。
所選食材應當新鮮、健康、少鹽、少油、少糖。
糾正偏食要及時,可以從提高食物質量,造型、視覺上的改善著手,引起嬰兒對食物的興趣,增加進食的喜悅。
家長要定期檢測寶寶體格指標,追求適度、平穩的生長模式,同時避免寶寶營養過剩。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0389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