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試管懷孕比自然懷孕脆弱(10年試管造人失敗后)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侯玉才 供圖
不孕不育患者中有80%的患者不需要做試管嬰兒。這個學界普遍認可的常識,在營銷手段下被掩蓋。
周麗婷(化名)在試管嬰兒的死路上走了十一年。在花費10萬元后,自然受孕生下寶寶。周麗婷并不是個案,還有很多患者和周麗婷有一樣的遭遇。
作為患者,在遭遇不孕不育時,應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了解不孕不育綜合征的相關情況。
而醫方,是否可以不止只在乎到底能否妊娠,而考慮孕前內分泌的診斷、調理和檢查等因素,再判斷出患者是否需要試管嬰兒。在不孕不育診治中,做出科學、正確的決定是多么重要。
醫學界呼吁成立“不孕不育診療中心”或專業醫院。這種包含了泌尿科、生殖科、男性科等一站集成的中心,讓不孕不育患者一站式解決問題,省得患者在綜合性醫院這些科室之間來回奔波之苦。
周麗婷心情很不好,四處求醫,連試管嬰兒這種最直接的方法都做了,死心了,“想著從此以后都不會有孩子了,就這樣吧”。 丈夫雖然在口頭上說“好好在家養著。不怕了,沒有就算了”,但難掩失望情緒。 他們決定離開,2013年,他們來到昆明重新開始另一種生活。 沒有孩子的生活還是一天天過,一份報紙上登出的廣告上吸引了周麗婷的目光,送子鳥醫院免費義診。 畢竟,為了做試管嬰兒手術,尚欠2萬元貸款,送子鳥醫院免費義診的字眼還是深深吸引了周麗婷,“同事都說不可能,幫你醫病還要免費?” 事已至此,周麗婷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送子鳥醫院把求子夫婦們安排到酒店住下,大家半信半疑地住下,第二天統一組織吃完早餐以后,在海埂會堂里,他們遇到了無數對和他們一樣終年求子不得而又最終在送子鳥醫院懷孕生子的夫婦,這給了他們更多信心。 在海埂會堂的這次會議上,周麗婷夫婦和其他11對夫婦一同得到了全免名額。 當天從海埂大壩回來后,周麗婷夫婦就到送子鳥初診。 2013年7月5日上午,接診的楊麗萍醫生詢問完基本情況后,開出了檢查單。 之前的醫院經歷給周麗婷身體造成的疼痛,讓她對這一系列檢查有了心理陰影。這陰影揮之不去。 送子鳥醫院的醫生先是給周麗婷做了造影,最終檢查結論顯示周麗婷輸卵管阻塞和積水、腹腔張粘、腸管張粘。 鑒于情況復雜,還需要做宮腹腔鏡手術,2013年7月22日宮腹腔鏡手術結束后第五天,醫生發現周麗婷有子宮內膜異位,“醫生說有子宮內膜異位,試管嬰兒是永遠不可能成功的”。 得知試管嬰兒不成功的原因,周麗婷決定要好好配合醫生,“醫生叫我一天來醫院一次,我就一天來一次,叫我一周來一次,我就一周來一次,絕不馬虎。” 到接近第四個月的時候,醫生開始檢測排卵,做相關治療,“每次到醫院,護士醫生都溫暖,每次很灰心的時候,醫生護士都說,‘不怕的,好好的醫,配合著醫生,會好的。’” 2014年春節回到單位十多天以后,周麗婷感覺身體發生了變化,2014年1月25日上午,到藥店買試紙測試發現懷孕癥狀,“我就到醫院跟楊麗萍說,我好像、可能、大概懷孕了”,楊麗萍醫生讓他們進行檢查,等待檢查結果的過程中,夫婦二人遇到了幫助丈夫治療的那個男醫生,憑借多年的經驗,那個男醫生告訴他們“不是好像,是肯定”。 楊麗萍醫生指著B超單上的一個點告訴他們,“你看你看就是在那點,那點是心臟。” “心情老實呢好,醫生為我高興,我也很高興”,周麗婷說她“我激動到抖起來了”。 周麗婷把懷孕的消息告訴親友們時,別人的第一個反應是,“你是不是說著玩?” 2014年10月16,周麗婷迎來了她大半輩子夢寐以求的孩子,是個男孩。 “前半輩子把苦來的錢都丟在醫院,現在有了小孩,家才是完整的,生活也充實,就算是再苦再累都有歡聲笑語,老公話少,每天回到家就是帶帶孩子玩玩具。這些都是我夢里才會出現的畫面,現在竟然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有了孩子,周麗婷后半輩子的計劃早已規劃好,“全心全意照顧好孩子,要讓孩子有個溫暖幸福的生活。這個來得太晚、太珍貴了。” 周麗婷夫婦現在回到通海,丈夫在一家鋼鐵廠上班,晝夜三班倒,周麗婷在一家公司做會計,為了照顧孩子,他們買了一輛二手車接送孩子讀書,“有了孩子,今后一切的生活都有奔頭,再苦再累都值得,只要為了孩子好。” 他們的孩子現在三歲多,周麗婷正在竭盡全力為他打造盡可能好的生活,這個姍姍來遲的孩子,周麗婷把他取名為“恩健”,這個名字是周麗婷親自取的,她希望孩子懂得感恩、健康成長。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