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7)
經常看電視的肯定知道,影視劇里最常被用來表現一個人懷孕的手法就是“孕吐”,只要一出現嘔吐場景那接下來畫面一轉肯定是女主角拿著檢查單,一臉不可置信或者是歡天喜地的表情。大量的電視場景描繪讓很多女性覺得只要是懷孕,就一定會出現孕吐現象。那么現實真的是這樣嗎?據我身邊姐妹的經驗所得,還真不是這樣。
孕吐對于孕婦而言是一段不怎么開心的經歷,一方面吐的難受另外一方面又擔心肚子里的寶寶能否獲得充足營養,可謂是心理和身體的雙重打擊。孕吐并不是孕媽都要面臨的,存在一定概率。

所謂孕吐是早孕反應當中的一種,大約在懷孕6周前后開始出現,直至懷孕14~16周有所減輕。當然也有例外,有的孕媽整個孕期都不會出現孕吐,也有孕媽的孕吐現象會持續整個孕期。少數孕媽會有嚴重的孕吐反應,完全無法正常進食甚至發生體液失衡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危及生命。
導致孕吐的原因多種多樣,大多數和懷孕后體內激素發生改變,胃腸功能紊亂,胃酸分泌減少胃排空時間延長有關系。另一方面,研究表明當準媽媽處于精神過度緊張、焦慮、擔憂或者經濟狀況較差的環境時也有很大可能會出現孕吐現象。

孕吐的臨床表現,大都非常直接,就一個字“吐”。據我觀察,孕吐現象在初產婦身上比較常見,懷孕6周左右開始頻繁嘔吐,長期嘔吐會引起體內失水以及電解質紊亂,從而對身體造成傷害。準媽媽明顯體重下降食欲不振,嚴重時還會出現血壓下降甚至危害胎寶寶健康成長。
頻繁孕吐也會導致準媽媽缺乏維生素B1以及維生素K,缺乏維生素B1有可能會出現精神遲鈍、嗜睡、視力障礙等癥狀;而缺乏維生素K則有可能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導致準媽媽出血傾向增加。另一方面,孩子通過母體獲得營養,準媽媽頻繁孕吐無法保證營養攝入,對胎寶寶的成長造成影響。
也有傳言說孕吐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孕吐越嚴重就說明孩子將來智商越高。對此我只想說一句“胡說八道!”,孩子的智商水平并不會因為孕吐與否就發生改變,想要孩子高智商不如先看看自己的基因是否優良。

面對讓人心煩的孕吐,首先準媽媽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切忌過分緊張和焦慮,這樣只會加重孕吐癥狀。另外準媽媽可以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少食多餐盡量選擇清淡食物。另外也可以結合醫生建議適當補充維生素也能有效降低孕吐概率。平常飲食要注意避開容易引發嘔吐的食物,例如油炸食品等等。必要情況下,準媽媽一定要及時就醫,聽從醫生建議。
我是錢多多,一個畫多錢少的二胎媽媽。你懷孕時有過孕吐嗎?來評論區聊聊吧。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