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普通人可以看懂的心理學書(治愈我們內心的小孩)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8)
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與自己朝夕相處,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本次推薦四本心理學書籍,分別是《幸福之路》《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
通過這四本書,我們可以向內觀察自我,從內在了解自己,從外在感受人際關系。

1.幸福之路????
作者羅素不僅在哲學、邏輯和數學上成就顯著,在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和文學等許多領域也都有建樹。百余年來,他的思想影響了無數人。
在《幸福之路》這本薄薄的小書中,羅素以淺白而深刻的文字,分析了人類不幸福的原因,并嘗試著帶領我們探究走向幸福之路的門徑。
這本書沒有闡述高深哲理,也沒有做枯燥說教,羅素只是將自己的經驗進行總結,幫助我們獲得幸福。
這本書中提到,尋找自己的樂趣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我們才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我們每個人的目標都是早日賺夠錢,早點退休,但《幸福之路》中提到,工作可以幫我們合理安排時間,有一份工作要比無所事事讓生活更充實,但前提是這份工作沒有那么難以忍受。這是讓我比較有收獲的兩條建議。
如果你也對于幸福感到迷茫,不妨讀讀這本書,也許能找到答案。
2.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
作者卡倫·霍妮在書中一再強調,所有的心理問題都非常復雜和微妙。而且,沒有一種心理學是適用于所有人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心理問題,但是我們無法解決這些問題,至少單純性通過讀書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卡倫·霍妮語言簡潔明了,沒有太多理論,而是運用各種實際案例,讓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更加淺顯易懂,列舉了很多我們生活中難以察覺的神經癥,讓人豁然開朗。
如果你想挖掘內心深處的自己,這本書一定不要錯過。
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這像是一本童話故事,但卻通過淺顯的故事將心理咨詢的傾聽、共情、溝通技巧,展現出來。
在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后,感受頗多。我發現自己像蛤蟆先生一樣,經常進入“兒童自我狀態”。
在面對他人的時候,選擇順從,選擇同意對方的觀點、取悅對方,鬧矛盾了也是道歉的那一方,生怕對方因此不理自己,依賴著對方,有的時候還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多像依賴著父母的孩子呀。
可是,成長的本質就是要減少并最終打破這樣的依賴關系。
也許,只要我們真誠地回應當下的需求,打破從童年時延續下來的因果循環,打破過去經歷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這本書是英國國民級心理咨詢入門書,非常適合心理學小白閱讀。
4.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
這是一位心理治療師的回憶錄,講述了發生在診室中的故事。
沒有想到,小小的心理診室,人們卸下心防后的真實與脆弱,那么的令人心疼,最讓我觸動的就是新婚不久就診斷出患有絕癥的大學女教師,她的故事讓我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這本書從治療師和來訪者的雙重視角展現了心理治療的過程,我們作為讀者,作為旁觀者,在作者洛莉·戈特利布的故事中,可以產生共情,在感動之余,也能引起深思。
這本書眾多媒體推薦的心理自助書,一定可以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不過這本書有點厚,一定要都讀完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9954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