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嬰幼兒意外急救措施(寶寶常見意外傷害急救小常識)
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寶寶燙傷、擦傷、扭傷、骨折、溺水及異物吸入等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意外傷害,已經成為我國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城市中每6個兒童中就有1位發(fā)生過意外傷害,每3位死亡的兒童中就有1位是意外傷害所致。

陳秦生,畢業(yè)于首都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系,十四年急診及ICU工作經驗,對各類急診疾病及危重癥救治經驗豐富?,F(xiàn)為國際SOS北京國際診所急診室醫(yī)療主管, 從事全球緊急救援,急診及全科醫(yī)療。
小蘋果問:家長在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意外燙傷的寶寶呢?
陳秦生醫(yī)師答:送到急診就診的燙傷患兒,家長絕大部分根本就沒有做第一現(xiàn)場處理,患兒就這樣在恐慌和疼痛當中被送到了醫(yī)院,不僅讓孩子忍受了更多的痛苦,更是錯過了降低燙傷等級的最佳時機。醫(yī)學上燙傷按照病理損傷分為三級,I 度最輕,III度最重,如果我們處理的及時和正確,70%的意外會降低燙傷等級,也就是說,孩子可以免受瘢痕的痛苦,一般來講,II度以下的燙傷,基本不會留下瘢痕。一旦家里的孩子發(fā)生意外燙傷,我們應該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第一現(xiàn)場急救:
小蘋果問:針對小兒燙傷,有哪些誤區(qū),即家長應該避免哪些操作呢?
陳秦生醫(yī)師答:出現(xiàn)燙傷意外,切記不要做以下事情,以免會加重燙傷等級,出現(xiàn)感染,留下瘢痕:
a) 不要在沒有完成醫(yī)生檢查的情況下,往受傷部位涂抹燙傷藥膏,尤其是顏面部的燙傷,因為有些藥膏會造成色素沉著;
b) 不要往受傷部位涂抹牙膏,蜂蜜,醬油等等,這些不會緩解燙傷等級,反而會加重感染的幾率,甚至造成瘢痕;
c) 如果出現(xiàn)水泡,不要自己在家里自行穿刺挑破,通常來講,直徑小于125px的水泡,都可以自行吸收,如果是大的水泡,可以去醫(yī)院,在醫(yī)生的操作下穿刺;
d) 如果水泡在家中自行破裂,千萬不要剪下破損水泡的皮,只要輕輕的把皮覆蓋在傷口上面即可。
小蘋果問:日常生活中,該怎么預防寶寶燙傷呢?
陳秦生醫(yī)師答:以上是關于燙傷家庭急救的小常識,當然,對于父母來說,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防范意外的發(fā)生。小兒燙傷,原因大多是不注意防范家中的安全隱患,造成幼童的意外。據(jù)統(tǒng)計,目前在家中的意外燙傷,90% 是由熱水引起的,這也和我們愛喝熱水的文化有關。因此在家中,一定要將熱水壺等放置在寶寶不宜觸及的地方,徹底杜絕安全隱患。

小蘋果問:寶寶不小心擦傷出血后,家長該如何處理呢?
陳秦生醫(yī)師答:兒童的擦傷出血,占整個兒童急診的30%,作為急診醫(yī)生,每一天都會處理這樣意外出血的兒童,對于沒有醫(yī)學經驗的父母而言,如果是大的傷口,出血量多,或者是特殊部位的出血,一定會驚慌失措,有的家長甚至沒做任何處理,抱著孩子飛奔到急診,殊不知,最后危險的不是原來的傷口,而是大量的失血。所以,對于所有的外傷出血,父母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包扎止血。在包扎止血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a) 大的傷口,不要用清水去沖洗,只要及時就診,都不會感染,而沖洗只能造成更多的出血,傷口不易凝固;
b) 發(fā)現(xiàn)傷口后,用干凈的布,毛巾等等直接壓迫出血部位,不要試圖在家里找無菌的東西壓迫,這樣只能造成更多的出血,傷口的清理和感染的預防是要到醫(yī)院之后進行的;
c) 不要拔出鑲嵌在傷口里的異物,這樣會造成二次的血管,神經損傷,甚至是大出血,如果可以,嘗試剪短異物,如果不行,就在異物周邊壓迫傷口,異物的最后取出,一定是醫(yī)生來做,這樣損傷才會降到最低;
d) 壓迫完傷口后,用布條或者繃帶包扎患處,適當?shù)募訅?,達到止血的目的,但切記不要包裹的太緊,以免造成末梢循環(huán)的損傷,可以在就醫(yī)的過程中,反復檢查受傷部位的皮膚溫度,顏色,一旦出現(xiàn)缺血的情況,需要馬上調整包扎的壓力。

最后自己孩子意外受傷出血,作為家長肯定心疼,但一定要保持鎮(zhèn)定,因為孩子如果看到緊張的家長,會更加的感覺無助和恐慌,相信自己,只要及時妥當?shù)奶幚恚瑩p傷的等級一定會降到最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