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當嬰兒哭鬧不止時怎么辦(寶寶哭鬧不止是什么回事)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7)
小寶寶哭鬧是正常的現象,特別是三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不管是餓了、尿布濕了,還是心情不好都有可能會導致他們哭鬧,不過幾分鐘之后就能好轉。若孩子一直哭鬧不止,可能是疾病來臨,家長要做好識別工作。

1、饑餓或過飽
孩子睡覺前吃得太少或吃得太飽,喝奶后沒有排氣,可能會因為饑餓或腹脹而一直哭鬧不止。出現此問題時,家長需調整好孩子飲食攝入量,每次喂完奶后輕輕的拍嗝。睡覺前可以對孩子腹部做輕柔按摩,能幫助排氣。
2、鼻塞
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吃奶時鼻塞,孩子鼻腔中有鼻痂,堵塞鼻腔,使得小寶寶只能用嘴巴呼吸,干燥的空氣會刺激小寶寶咽部,從而引起咳嗽,導致他們哭鬧不止。家長可以把1~2滴清水滴入鼻腔中,這樣能軟化鼻腔,然后清除鼻腔中的堵塞物,這樣能讓孩子順利吸吮或呼吸,促進睡眠質量。
3、缺鈣
缺鈣是導致小寶寶睡覺不安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孩子生長發育速度快,再加上缺乏一定的戶外陽光照射,難免會出現缺鈣的情況,血液中鈣含量少,增高大腦自主神經興奮性,從而讓孩子出現夜驚夜醒,到了晚上煩躁不安以及哭鬧不止。兩歲之前的孩子需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合理搭配飲食,適當的帶孩子戶外活動來曬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合成。

4、憋尿
孩子憋尿時,膀胱被尿液充盈,難免會讓他們感覺到不適,睡覺時不踏實,總是來回翻身且哭鬧不止,一般排尿后就能繼續安靜睡覺。睡覺前一個小時不能讓孩子喝太多液體,家長需掌握孩子排尿的時間規律,到了一定的時間提前給孩子更換尿布或把尿,這樣能避免因為排尿而引起哭鬧。
5、牙齒疼痛
一般小寶寶4~10個月開始長牙,到兩歲半左右牙齒長全,孩子常常因為長牙帶來的痛苦不適而哭鬧不止。家長應多觀察孩子,看看孩子牙齦有沒有出現腫脹、輕微發熱或流口水的情況,若有,說明正處于出牙期。家長可通過局部冷敷的方法來減輕孩子不適感,等牙齒長出之后,睡眠質量就能有所好轉。
6、情緒
父母沒有在跟前或突然更換所處環境,會使得孩子情感上出現焦慮和不安感,到了晚上會哭鬧不止。此時要給孩子一定的擁抱,輕柔的安撫他們,讓孩子快速適應新的環境。另外給孩子接觸最親密的人,特別是媽媽情緒不穩定也會傳染給孩子。
7、受到刺激
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是很完善,抑制功能比較弱,若白天受到過強刺激或睡覺前有激烈活動,會讓孩子睡著之后大腦仍然興奮,從而晚上哭鬧不止,因此睡覺前不能讓孩子玩得太興奮。

溫馨提示
孩子哭鬧不止無非是以上情況,同時家長要檢查孩子身體,看看有沒有出現蚊蟲叮咬或其他異常。看護寶寶的人需保持心平氣和,不能把壞情緒傳染給小寶寶,以免影響心理發育。
#健康科普排位賽# #家庭醫生超能團#
參考資料:
1、《寶寶哭鬧不止,不外乎這7種原因,“關鍵詞”排除法教你輕松解決》.母嬰放大鏡.2020-07-07
2、《引起寶寶哭鬧不止的原因有哪些?》.兒科醫生琪樂.2019-03-09
上一篇:瑞金一日游景點(看膩了山川景色)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