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出現皮疹癢(寶寶皮疹怎么辦)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這是 達醫曉護的第1926篇文章

臺風過后,小寶貝帶著一身“紅包”回到了上海。家里人心疼啊,又不放心外涂的激素軟膏,關鍵是還不見好轉,來就診啦!
伸個左手先

來,再伸個右手,

接下來,放大招
密集恐懼癥慎點入

雙腿已成災!!!
皮疹是兒科疾病最特別也最常見的一種體征,寶寶常見的皮膚損害大致包括以下幾種:斑疹、丘疹、水皰、膿皰、蕁麻疹(風團)、結節等。很多寶寶小時候有過幼兒急疹的經歷,嬰兒濕疹、麻疹、水痘、風疹、猩紅熱、手足口病、藥疹…也可能出現在寶寶成長經歷中。
認識并學會描述常見皮疹
皮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變,其表現多種多樣,正確的描述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本病。
【斑疹】:與皮膚齊平,常伴具有界限性皮膚色澤的改變。
【丘疹】:高于皮膚,呈界限性隆起。丘疹形狀、大小、顏色、硬度不一致,頂端平或尖,也可呈臍形。丘疹可進一步發展成為水皰、膿皰、潰瘍,多見于天花、水痘發展的某個階段及多種皮膚病。
【水皰】:多見于見于水痘、凍傷、燒傷或某些皮膚病。皮疹高于皮膚,內有空隙,隆起界限分明,內含有清晰或混濁的漿液。
【膿皰】:多由水皰并發感染所致,水皰含有膿液。
【蕁麻疹】:常見于蕁麻疹、急性血吸蟲病及其他過敏反應。皮膚隆起,呈暫時性水腫,頂面齊平,常伴有瘙癢和灼熱感。通常突然發生,經過數十分鐘或數小時后即迅速消失。若處理不當,也可導致感染,進而化膿。
【結節】:位于皮下組織,是一種硬結性損害。初起時不可見,僅可觸及。逐漸高于皮膚,小如黃豆,大如胡桃,在顏色、硬度、形態方面也不完全一致。可以發展為潰瘍,也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跡。
兒童常見皮疹有哪些?
【幼兒急疹】:常發生于小兒第一次高熱(3-5天)后。一般熱退疹出。精神好。疹出后第2-3天開始消退,出疹時并無不適癥狀。
【麻疹】:常發生在發熱3-4天后,發熱最高峰時出疹。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眼結膜炎,皮膚紅色斑丘疹、頰黏膜麻疹黏膜斑,疹退后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精神不佳,不及時治療可以侵襲呼吸系統及神經系統,甚則危及生命。
【風疹】: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疾病,由風疹病毒引起。前驅期短,低熱,發熱0.5-1天出疹,全身癥狀較輕,可伴有淋巴結腫大。
【猩紅熱】:常見于發熱1-2天出疹,出疹時高熱,中毒癥狀重,可出現典型楊梅舌,帕氏線,環口蒼白圈,皮疹色猩紅,觸感如砂皮紙樣。初期癥狀常表現為扁桃體炎。可發展成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癥。
【藥物疹】:有服藥史。皮疹瘙癢明顯,皮疹多見于受壓部位及褶皺部位。
【嬰兒濕疹】:在小嬰兒時期最為常見,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具有復發性,可遷延至兒童和成人期。可表現為丘皰疹、小水皰、糜爛,滲出液等。常因感覺奇癢而不自覺抓撓導致繼發感染。應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清涼及衛生。
【水痘】:“四代同堂”,即同時出現4種皮疹:紅色斑疹、丘疹、皰疹、痂疹。
【蕁麻疹】:由過敏所致,可由寒冷刺激及其他過敏原引起。出現暫時性水腫性皮膚隆起,頂面齊平,常伴有瘙癢和灼熱感,通常突然發生,經過數十分鐘或數小時后即迅速消失。若抓撓感染后病程延長。皮疹消退后,局部可出現脫皮,脫屑、結痂或色素沉著等。
寶寶在夏季常易收獲的紅包多為蟲咬后過敏性皮疹,如上圖中的小朋友便是在草叢中“渡劫”,不慎被一種比蚊子還小的生物咬到。

此物稱“蠓”。蠓是雙翅目蠓科昆蟲。雌蠓吸血,雄蠓以植物汁液和花蜜為生。吸血類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出來活動,大量活動時形成群飛,被蠓叮咬后可見紅色風團樣丘疹,嚴重者丘疹性蕁麻疹。中央吮吸點明顯,或可凸起皮面。奇癢,越抓越癢,抓破皮損可因感染出現大面積紅腫,嚴重者中心部位會出現水泡,甚則潰瘍。
預防及應對
1、清潔干爽抗感染
注意保持寶寶身體的清潔,特別注意皮膚皺褶處。夏季很多皮疹的發生與潮濕有關,洗澡、出汗后應注意及時擦干。
2、避免各類刺激
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少穿刺激皮膚的衣物,如緊身衣褲之類,建議以全棉、寬松適宜。部分飲食不耐受兒童應遵醫囑進行必要的飲食隔斷療法。對貓、狗毛過敏的寶寶不
建議養寵,尤其在夏季,密閉空調房內
大大增加了接觸可能。
3、皮疹處理
勿抓破!皮疹特別是有水皰和丘疹的部位,抓傷后感染危險極大。把寶寶指甲剪短,嬰幼兒建議帶上手套睡覺。勿進食刺激性和油膩食品。保持大便通暢。注意皮膚和粘膜的清潔。
當寶寶皮膚出現皮疹時,請前往醫院請醫生診治,因為皮疹千變萬化的,單從皮疹外觀很難判斷引起皮疹的原因及其潛在的危險性。而目前市面上用來治療皮膚病的藥膏多含激素成分,寶寶用后,可能掩蓋皮膚問題,不能及時做出正確診斷,也可能會降低孩子皮膚的抵抗力,甚至產生色素沉著。
友情提醒:請向醫生提供詳細病史,包括皮疹出現的時間、部位,有無發熱,有無其他癥狀及表現,有無接觸史,有無過敏史,有無用藥等。
作者介紹
沈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碩導。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美國認證協會國際注冊企業內訓師(CEIT)。上海中醫藥大學金牌教師。全國中醫藥創新骨干人才;上海市中醫藥專門人才;孟河醫派第4代傳人;海派徐氏兒科第5代傳人。科普專著《好媽媽應該懂的中醫智慧》獲第十屆健康中國論壇暨首屆年度優秀科普作品獎。
延伸閱讀
寶寶金字塔,你建好了嗎?
母乳喂養那些事兒
兒童也有亞健康狀態
我的身高我做主
小兒流感別慌張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9315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