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吐奶和溢奶都是指奶從寶寶嘴里面流出來的現象,只是吐奶是胃中食物被強而有力地排出,而且量比較多;溢奶則是指食道或胃里的奶不由自主地逆流到口腔外的情況。造成寶寶吐奶、溢奶的原因很多,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
1.胃腸道發育不成熟
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現吐奶、溢奶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寶寶胃腸道和口腔的肌肉控制不健全,喝完奶后馬上平躺,奶很容易從食道中反流而出。
改善方法:拍嗝。
寶寶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溢奶、吐奶,要及時幫寶寶拍嗝,把氣體排出。只要減少了胃里的壓力,自然就能夠減輕吐奶、溢奶的情況和次數。如果寶寶不打嗝,可以直立抱起寶寶,讓他趴在自己的肩上多待一會兒,然后將枕頭稍稍墊高,讓寶寶右側躺下,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有的媽媽總擔心寶寶吃不飽,一哭就喂;或者母乳流出太快,奶嘴出奶孔過大,都會造成寶寶吃奶過多,從而容易吐奶。
改善方法:減慢喂養速度。
新生兒胃的容量約為 30 ~ 60 毫升,1 ~ 3 個月時 90 ~ 150 毫升,1 歲時 250 ~ 300 毫升,5歲時700~850毫升,成人約為2000毫升。

奶瓶喂養時,每喂 30 ~ 50 毫升的配方奶就停頓幾分鐘。喂到一半時給寶寶拍個嗝,既有利于胃內氣體排出,又能減緩喂養速度。選擇出奶孔小些的奶頭,也能增加寶寶吸吮的力氣,延長喂養時間。母乳喂養的寶寶出現過度喂養時,可增加兩側乳房喂養交替的間隔時間。如果寶寶一次只吃一側乳房已經足夠,每喂養5 ~ 10 分鐘就要強行中斷喂養,讓他打嗝,然后再喂。有些媽媽母乳流出速度很快,容易造成寶寶哽噎,這時要人為地限制母乳流出的速度。
3.喂養方法不當也容易導致溢奶喂奶時,奶嘴過大易使吞入氣體過多,嬰兒打嗝、活動會排出氣體,導致部分奶水溢出,絕大多數嬰兒在 8 ~ 10 個月時癥狀自動消失;因吸入空氣較多導致的溢奶,只要及時幫寶寶拍打、按摩背部,排出氣體,減少溢奶現象更換奶粉、沖泡的奶粉過燙或過涼時,也會對寶寶的胃產生刺激,導致溢奶。
改善方法: 少量多餐

如果是因為喂食方式有問題導致的吐奶,要選擇大小合適的奶嘴,奶粉不要過于頻繁更換,沖泡時要注意適溫;孩子添加輔食后,要由稀到稠,由少漸多地添加。孩子溢奶后,需間隔半小時喂食一些溫水補充水分。
4.幽門狹窄幽門狹窄比較常見于出生 3 周~ 2 個月之間的小寶寶。通常在寶寶 1 個月時,癥狀開始明顯,往往是邊喂邊吐,可能每吃個兩三餐就吐一次,吐完之后寶寶因為饑餓又吵嚷著要吃,吃完后又會出現噴射狀的嘔吐,整個喂奶過程不知要吐多少回。因為奶無法順利進入消化道系統加以吸收,所以,小寶寶越來越瘦,嚴重的還可能出現營養不良或黃疸等狀況。
改善方法:手術治療。

幽門狹窄的寶寶,他的幽門厚度要比正常寶寶的厚一些,必須用手術的方式治療。手術時,只要將幽門過厚的肌肉劃一刀,壓力就會使空間膨出,食物就可以順利通過了。通常手術 4 ~ 6 個小時后就可以給寶寶喂食。
5.感冒等生病寶寶感冒、咳嗽時,經常會出現惡心、反胃的現象,可能會出現比平時嚴重一點的吐奶情況。病好后,吐奶的現象就會自然消失。

改善方法:如果只是輕微的吐奶、溢奶,不需要采取什么特別的治療,只要耐心地幫寶寶拍打嗝,或是調整喂奶方式就可以了。如果寶寶長期吐奶伴有體型消瘦的癥狀,或有痛苦或發熱、呼吸困難等情況時,則必須重視起來。如果寶寶出現噴射性吐奶情形,必須帶他去醫院檢查,在確認了病因之后再進行診治。
通常寶寶的吐奶、溢奶現象在開始食用固體食物后就會逐漸有所改善。,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