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喝奶吐拉肚子怎么回事(寶寶一喝奶就嘔吐)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毋庸置疑,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母乳中的免疫物質能增強寶寶抵抗力,促進腸道微生物的形成。
但是,最近有寶媽對自己的母乳產生了懷疑。
寶媽A:“我家小寶全母乳喂養也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瀉的情況。難道是我的乳汁有問題嗎?”
寶媽B:“不是,我家的喝奶粉也常出現腹瀉、腹脹...”
寶媽A:“為什么會這樣?”
新生兒科的醫生告訴你,可能是寶寶出現了乳糖不耐受。

乳糖:乳類中存在的唯一雙糖,乳制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新生兒以人母乳和牛乳為主要食物來源,這兩種乳品中的糖主要是乳糖。
乳糖不耐受:乳糖在人體中經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參與機體的生長發育。
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低的新生兒,由于乳糖不能消化,經腸道中的細菌分解發酵后產生大量氣體,刺激腸壁,進而使人出現嘔吐、腹脹、腹痛和腹瀉等癥狀,醫學上稱此為乳糖不耐受癥。

常染色體遺傳
一些寶寶由于常染色體遺傳,出現先天性乳糖酶缺乏,一旦食用母乳或者其他含乳糖的食物立即出現頑固性腹瀉,易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
腸道黏膜發育不成熟
還有一些寶寶,尤其是早產兒,由于腸道黏膜發育不成熟,導致乳糖酶分泌不足,乳糖酶活性低,出現對乳糖暫時不耐受,待酶活性正常后即可緩解。
乳糖攝入量超出乳糖酶負荷
也有部分患兒腸道黏膜分泌乳糖酶的功能正常,但由于乳制品是嬰兒最主要的食物,每日攝入大量的乳制品,從而導致所需分解的乳糖超出機體乳糖酶的負荷,造成乳糖酶相對不足所致。
一些疾病
比如輪狀病毒感染、營養不良、腸黏膜慢性炎癥、胃腸手術等導致小腸黏膜細胞受損,也可導致乳糖酶缺乏,出現乳糖不耐受。

乳糖作為嬰兒主要的能量來源,既能促進智力發育,又能促進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利用,還參與細胞組成和細胞生理活動,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單純地避免攝入乳糖是不可行的。
那該怎么辦呢?分情況: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患兒:應該終生避免攝入乳糖;
●發育不成熟導致乳糖酶缺乏的患兒:可額外添加乳糖酶,待患兒腸道功能逐漸發育完善,自身分泌的乳糖酶足夠時,可暫停添加;
●疾病原因導致繼發型乳糖酶缺乏的患兒:多為暫時性的,待自身腸粘膜修復后便可分泌足夠的乳糖酶。在修復期可根據癥狀輕重使用無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也可額外添加乳糖酶。
無論是哪種情況,在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癥狀時都應該及早就醫,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奶粉或乳糖酶。
杭婦院新生兒科門診:
普通門診 周一至周日全天
特需門診 莫蔚農 周三上午
養兒不易,養兒道路上可能出現各種問題
但各位寶爸寶媽也不用太緊張
及時咨詢醫生,大部分的問題都有辦法解決
衷心祝愿所有小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麗,王依聞,譚金童,嚴潔,吳燕,王欣夢,楊文智,錢繼紅.乳糖酶添加劑對早產兒乳糖不耐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21,23(07):671-676.
[2]蘇慧敏,姜毅,胡玉蓮,楊慧,董天津.新生兒非感染性腹瀉乳糖不耐受發生情況調查[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6,18(04):306-310.
END.
素材提供丨尚詩杰
醫學審核丨莫蔚農 張春宇
編輯/監制 | 健康事業發展部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