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為什么韓國人能生孩子(韓國人已經生不出小孩了)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最近,韓國以總和生育率0.81的數據,刷新了世界最低生育率紀錄,要知道,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類的總和生育率也超過了1.0。

聽到這一消息的韓國網友紛紛在新聞報道下發表銳評。

有的人把韓國人口現狀比作一款服務器即將結束的游戲。

有的老哥說,不能讓自己的孩子一輩子給富人打工。

關心國家政治的網友,則認為韓國的財閥和政客在不斷向海外轉移資產,國家沒有未來。

在評論區里,點贊最多的評論是吐槽韓國瘋狂的房價的。

他們認為房價是和生育率直接掛鉤的。

隨著生育率的萎縮,韓國學齡人口大幅減少,2020年,韓國高考人數為493433人,自1994年以來,首次跌破50萬人,高考報名的人數還沒有大學招生的人數多。
再往上數,從1982年到現在,韓國更是有近3600所學校因缺乏生源而關閉。
人口凋敝的深淵,既在數據之中呈現,也在雜草叢生的韓國校園內瘋狂膨脹。

死水校園
韓國校園的廢棄,首先是從托兒所開始的。
由于幼兒園適齡兒童人數持續減少,從2019到2021年,韓國關閉的托兒所多達4000家。
在僅剩的托兒所里,兒童也并沒有得到精心呵護,在濟州市的一家日托中心里,一名兒童的耳朵被托管老師打到水腫。

在釜山的一家公共日托中心里,5名孩子被同一名托兒老師毆打。

韓國發生在幼兒園內的虐待兒童案件,僅2019 年就有570起。
造成這種現象的本質原因,依然是人口問題帶來的勞動力缺失。
據虐童者供述,他們虐待兒童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累,賺的少”。
因為從業人口不足,韓國幼兒園老師每天要工作至少9小時,一個人要帶15個3歲左右的孩子。
這份工作,換來的年薪是2627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3.5萬元,這在工資中位數2904萬韓元的韓國算中下等水平。
在幼兒園廢棄后,接下來廢棄的是村鎮小學。
位于首爾以東 110 英里的Nogok鎮小學,2016年時只剩下12歲的鄭正洙一名學生。

·鄭正洙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獸醫
課間休息的時候,他喜歡跟他的老師李成鈞打乒乓球,扔紙飛機。
鄭正洙每天享受1對1教育,考試永遠排第一,連競爭對手都沒有,自我感覺很爽:“整個學校都屬于我一個人,太爽了”。

但他的老師李成鈞十分難受,他說自己1990年還是這里的學生時,操場上有 300 多個孩子在打鬧,操場上的雜草都沒有時間生長;而現在,角落里的雜草都快比175的他高了。
而等到鄭正洙小學畢業,這所成立于1930年的Nogok鎮小學就正式關閉了。
教學樓正前方,那一塊寫著“夢想走向未來,走向世界”的紀念碑,也將被拆除,送往垃圾場切割成二次利用的石料。

而成立于1952年的安平中學情況稍好,7名學生配了9個老師。
這7名學生中,2個上初一,3個上初二,2個上初三。

安平中學在設計之初,是按照安置120名學生的規模建設的。由于現在只剩下7名學生,所以空置了十幾間教室。
學生把空置教室改造成臺球室、影音室、乒乓球室,甚至把操場改造成高爾夫球練習場。

·安平中學畢業典禮
學生們在影音室,最愛看的電影是上映于2008年的動作片《颶風營救》。

這些學校在關閉后,要么被改造,要么淪為廢墟。
1940年開辦的永和小學在倒閉后,被改成了流浪貓繁育所,當地政府計劃用教室來收容和管理流浪貓,在治療后將它們出售。
位于韓國南海市的城南小學,被改造成了吉峴美術館。

一進門就能看見由藤條編織的藝術作品——矗立者。

位于濟州島的廢棄學校,畫滿了詭異的涂鴉,成了探險博主的圣地。

而最近兩年,隨著韓國人口進入負增長,除偏遠地區之外,大城市的學校也撐不下去了。
位于首爾市的道峰高中近日宣布今年只招到45名學生,生源嚴重不足,學校將在兩年內關閉。

人口結構的崩塌,影響的也不只是新生代的力量。
與生源萎縮相對的,是老年人的比例再次達到韓國人口歷史最高水平。

養老院國家
我們很早之前就一直在談論老齡化問題,但鮮有人知真正的老齡化數據在社會現實中的表現。韓國是一個非常寫實的樣本,可以說,現在的韓國,就是一個養老院國家。
2021年,韓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5.7%。

位于首爾北部的塔谷公園,白天跟養老院一樣。
大群老年人聚集在這里下圍棋、聊天,公園的色調晦暗一片,一個年輕人都不見。

在韓國安平,去地里干活的,在街上買菜的,都是老年人。

在Nogok鎮,52歲的鄭義真是當地最年輕的已婚男子。
55歲的農民白桂鉉說:“這里只剩下年老的、沒用的人。”
“如果我們遇到一個帶著孩子的年輕女人,我們會停下來盯著看,好像她們是瀕臨滅絕的物種一樣。”
韓國老年人口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獨居老年人的數量明顯增加。
據韓國當局統計,2022年,韓國65歲以上的單身家庭有182.4萬戶。
金英子89歲的祖母,已經在首爾市的中浪區獨居了13年。

她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賺的錢自己養家糊口都十分費力,根本無力資助母親。
老人只能自尋出路,靠撿破爛維持生計。

作為一個典型的弱勢群體,她能從政府那里獲得的唯一的幫助就是每月送來的20千克大米。
米飯的問題解決了,但菜還沒著落。市場里昂貴的菜老人自然是買不起的,所以她每年都會腌酸菜用以佐餐。
因為長年累月在冷水里腌菜,老人得了嚴重的風濕病,骨節腫得比鴿子蛋還大。

這些獨居老人,如果在家里死了,往往數天甚至數月都沒人發現,這種現象被韓國民眾稱為“孤獨死”。
2021年8月,首爾的江西區,一位80多歲的老年人在去世兩個月后才被發現,肉都快爛沒了。
在他的門外,有一包社區發放的參雞湯,上面寫著:“喝下參雞湯,身體強壯又健康。”

2022年1月18日,在首爾衿川區,一位獨居老人在死亡10天后被鄰居發現。他家門口擺放著區政府留下的一份流食。

2022年3月23日,在首爾江東區,獨居的70多歲老人崔成植被發現已死亡,他唯一的遺產,是電飯鍋里的剩飯。

據《韓國時報》報道,進入新冠疫情第三個年頭,大家都精疲力盡,但最孤立的階層是老人,尤其是獨居老人。
因為隔離,一部分老人得了抑郁癥,另一部分則徹底與世隔絕。
超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糾纏在一起,吮吸著韓國現有勞動力的血汗。
現存的勞動力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養老金、工作,以及毫無希望的明天。
他們唯一能發泄的地方,就是報道韓國低生育率的新聞評論區。他們在這里無力地呼喊,像是將死之人最后的癲狂。

步入癲狂
青壯勞動力針對目前韓國超低生育率的情況,給出了自己認為的3點成因。
首先是瘋狂的房價。
目前,首爾的平均房價已經超過14萬元/平米,而韓國的中位數年收入為15萬元人民幣,想買一套90㎡的住宅,一個人需要不吃不喝攢84年。
在韓國40~64歲的中年人中,10個人中有6個沒有房產。
有絕望的老哥評論道:“我努力一輩子連廁所都買不起,更別提房子了,讓LH的人和國會議員生1000個吧”。

LH指的是韓國土地住宅公社,總資產約185萬億韓元,是韓國最大的國土、房地產開發企業。

2021年,韓國土地住宅公社多名員工利用內幕消息炒房牟利,被民眾知道后怒不可遏,進一步加劇了韓國房地產的低迷。
除了房地產,網友認為高昂的育兒費用他們也無力承擔。
與出生率低迷相反的是,韓國的育兒產品市場正迎來爆炸性的發展,目前,韓國的育兒產品市場估價為 1.7 萬億韓元。

·首爾Coex嬰兒用品展
韓國的育兒產品,價格十分昂貴,一臺進口的嬰兒車能賣到1500美元,一個嬰兒坐的板凳也能賣到370美元。
韓國的另一個詭異現象是,買尿布和奶粉的人群以50多歲的人為主,其次是60多歲的老年人。

·日本也有這種現象
有的育兒產品商家為了吸引老年人購買,還發明了大字體奶瓶。
等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養育成本會大幅增加,韓國年輕人更負擔不起。
在韓國,撫養一個孩子到22歲的平均費用約為158萬元人民幣。
整個韓國的育兒體系,又費錢又費精力,讓年輕人叫苦不迭。
第三點,是韓國的女性工薪階層,一生孩子基本等于自動離職。
2021年,韓國金海的一名護士在懷孕后被醫院單方面解雇了。
據《韓國時報》報道,在韓國,每 10名有6歲以下子女的女性中,就有 4 名不得不辭職。
女性被迫離開勞動力市場去照顧孩子的比例也一直在上升,從 2009 年的 24.6% 上升到 2012 年的 25.2% 和 2015 年的 32.3%。
除了以上三點原因,還有更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認為,韓國政府把勞動人民當作消耗品,勞動人民不受尊重。

有人認為,男女對立嚴重,就業不穩定,自己只想搞錢,不想生孩子。

長期浸泡在這種文化氛圍里的韓國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選擇反而沒什么值得驚訝的。
以往我們提到韓國的低生育率,是抽象而遙遠的,而當抽象的數據侵蝕現實,往往比書本上的描述更生猛強烈。
死水一樣的校園、養老院一樣的公園、癌癥一樣蔓延的低生育率,像寄生在韓國身上的藤蔓,既纏繞在韓國民眾的脖子上,也深深勒進國家的命運之中。
而低生育率的魔咒,在人類歷史上,除了極少數瘋狂的政客在短期內強行用行政手段扭轉,還沒人能打破。

設計/視覺 Elaine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9252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