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摔到頭正確處理(寶寶摔到頭怎么辦)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對于所有的媽媽來說,看著自己的孩子從咿呀學語到學會走路,再到一步步長大,無疑是一件異常幸福的事情。但幸福的同時也伴隨著太多擔心,媽媽們時刻擔心孩子受傷生病,尤其是在孩子5歲之前,每天的神經都是緊繃的。
由于小孩子多動好奇,不知道什么是危險,如果此時家長看護不當,孩子很有可能磕碰到,或者直接摔倒。
常女士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近日常女士1歲多的寶寶突然從床上摔了下來,聽到哭聲后常女士趕緊趕過去查看,發現孩子頭部已經出現紅腫,在涂上膏藥和一番安撫后,孩子不再哭鬧了。

本以為孩子已經相安無事的常女士,到了晚上卻發現孩子開始止不住地哭鬧,并且還出現了惡心嘔吐的癥狀,一口飯都喂不進去。這就把常女士給嚇壞了,趕緊將孩子送往醫院。到了醫院,CT顯示孩子已經出現了顱內出血,情況危急,當日就送進了重癥監護室。
在病房外等候的常女士心急如焚,她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時疏忽竟然會導致這么嚴重的后果。而令她想不通的是,明明孩子當時已經沒事了,后續怎么又會出現這么危險的情況。

對于小兒摔倒,屬于常見的意外情況,這時如果再磕碰到頭部,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顱腦損傷。像案例中的常女士,就因為在寶寶摔到頭后處理不當,才導致寶寶出現了嚴重的顱腦損傷,那么在孩子摔到頭后,怎樣才算是聰明的處理方式?
一、 寶寶摔倒,一定要去醫院嗎?其實不一定。對于這個年紀的寶寶,無時不刻不對周遭的環境充滿好奇心,有時候不慎從沙發上、床上摔下來,或者在跑跳的過程中摔倒,都是很常見的情況。一般寶寶如果不是從太高的地方摔下來,或者摔到頭部,都不會太嚴重。

因此,并不是只要孩子摔倒,就要送去醫院拍片。但如果抱著寶寶摔倒很正常,不用在意的心態,那就陷入到另一個誤區了。
當寶寶摔倒后,第一時間要做的不是直接去扶或者將其抱起。雖然這時很多家長都做不到這樣“絕情”,但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獨立堅強的性格,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摔得比較嚴重,隨意地去將孩子扶起有可能造成二次損傷。
此時最正確的做法是在確保孩子不會再受傷的情況下,觀察孩子的情況,如果孩子可以自己爬起是最好的,父母應該在這時予以孩子鼓勵。但如果可以觀察到孩子身上出現明顯的外傷,或者大聲哭鬧,以及手腳出現活動不自如的情況,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此外,更嚴重的還有孩子出現意識喪失、昏迷不醒,乃至出現抽搐等癲癇的典型癥狀,一般都需要直接送住醫院。不過,像這樣比較嚴重的情況,家長基本上都不會忽略問題的嚴重性,會將孩子直接送往醫院,更需要家長注意的是癥狀不明顯的情況。
當寶寶摔倒后,一般都需要觀察1-3天,3天后基本上可以排除顱腦損傷的可能性,但如果期間寶寶出現異常情況,就需要立即送往醫院。

如果寶寶在摔倒后,沒有出現明顯外傷、手腳活動不便或者是更為嚴重的情況時,家長多半不需要太過擔心。
但這并不意味著家長就可以徹底放松警惕了,寶寶摔倒后3到4小時內不要讓寶寶睡覺,如果期間寶寶出現了惡心嘔吐、煩躁哭鬧、精神不振乃至是發熱的情況,就很可能是出現了顱腦損傷,需要立即前往醫院排查。
二、 寶寶摔倒后,這樣做的媽媽很聰明寶寶摔倒后該如何處理,對于許多沒有經驗的家長很是頭疼,生怕自己處理不當,就加重了孩子的傷情。

(1) 嚴密觀察
除了在孩子摔倒后要進行幾分鐘的觀察外,還要在至少24小時內保持對孩子的進一步觀察。除了觀察孩子是否出現外傷外,還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以及其他顱腦損傷的癥狀。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明顯癥狀外,如果孩子精神不好,也有可能是顱腦外傷帶來的不適。
兒童顱腦損傷多見輕型,通常預后效果較好,但前提是要做好相關觀察。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遲發性顱腦損傷,雖然概率較小,但有必要進行觀察,同時還要注意定期復檢。

(2) 合理處理外傷
有時候孩子摔倒,難免會出現一些外傷,可能是出現瘀傷,也可能是直接擦傷,嚴重的還可能出現頭部血腫和凹陷。對于嚴重的外傷固然需要送往醫院處理,但在之前也要注意合理的處理,防止對孩子造成二次損傷。
對于輕微的外傷,如破皮、擦傷,先用碘伏消毒,再用無菌紗布進行包扎,當然如果傷口中有沙子這樣的異物,需要先處理干凈。這樣可以避免傷口不處理可能導致的感染,一般不必送去醫院。

對于瘀傷,可以先進行冷敷,起到鎮痛和消腫作用,之后再進行熱敷加快患處的血液循環,不要去涂一些紅花油之類的跌打藥,這樣會容易擠壓到傷口,造成二次損傷。必要時用棉簽涂上一些活血化瘀的膏藥,注意不要觸碰到傷處。
(3) 頭部血腫千萬不要去揉
“腦袋上有個包,媽媽給你揉揉就不痛了。”對于頭部血腫的情況,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碰了一個大包,許多媽媽都會想著去用手揉一揉,以為能夠緩解孩子疼痛。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反而容易加重損傷。

由于頭皮的血管較多,隨意揉搓可能會導致頭皮出現新的損傷的出血。此時需要根據情況進行對應處理,對于不嚴重的頭部血腫,先冷敷,再用布條或者紗布包扎。對于比較嚴重的頭部血腫,在冷敷和簡單包扎后及時前往醫院檢查處理。
(4) 如果出現頭部凹陷,一定要妥善處理
對于出現頭部凹陷的情況,就更不能隨意觸碰傷口,避免對其按壓導致傷情加重,此時最應該做的就是前往醫院做頭部CT,在明確損傷的部位和嚴重程度后進行治療。在前往醫院的途中都要保持患兒呈平躺姿勢,避免凹陷處受到碰撞。

(5) 出現意識喪失不要亂了方寸
當孩子出現意識喪失、神志不清等情況時,就說明孩子的情況比較危急。這時在身邊的家長千萬不要因為緊張而亂了方寸,而是要冷靜處理,避免因過于緊張而判斷失誤做出不利于孩子搶救的行為。
當孩子出現昏迷、精神失常、手腳失去控制或者抽搐等癥狀時,第一時間要撥打120急救電話,確保孩子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再者,千萬不要去移動孩子,比如將孩子抱起放到沙發或者床上,看似是想讓孩子舒服點,但很可能導致孩子再次受傷。

如果孩子出現明顯的外傷,有出血的情況,先進行止血,再等待救援。如果孩子昏迷過去,立即檢查孩子的呼吸是否均勻,必要時實施心肺復蘇術。
三、 日常監護很重要對于孩子摔倒后的檢查和救治,需要針對情況而定,但在此之前,家長做好相應的監管和保護更為重要。
對于5歲以下的寶寶,家長一定不要隨便讓其自己一人在家獨處,防止寶寶的不慎滑落和摔倒。同時,加強對寶寶的安全教育,告誡他們不要隨便上到高處,走路時也要注意安全不要磕碰。
同時,家中的家具、電源都做好保護措施,有條件的盡量購買圓角家具,防止孩子因不小心摔倒而被銳利的邊角碰傷。如果沒有條件,可以從母嬰店購買一些保護套,防止孩子碰傷或者觸電。同時在床上加裝護欄,避免寶寶從床上掉落。

如果有事需要外出,家中無人看管寶寶時,建議最好購買一個家庭監控,時刻通過手機監測寶寶的動向,避免在無人看管遇到危險情況。
寫在最后年紀較小的寶寶,本就處于好動期,這個時期是他們觀察、了解世界的關鍵時期,雖然在此期間孩子摔倒、碰傷很危險,但家長也不能因此而過度保護,導致他們喪失對世界初步了解的機會。

對于孩子摔倒碰到頭部,家長第一時間要做的是保持孩子在原地,數秒后再進行安撫和進一步檢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就醫。平時孩子如果偶爾摔倒,如果沒有出現異常情況,應以鼓勵為主,讓他自己爬起來,以擁有獨立自主的習慣。
孩子安全意識薄弱,想要完全避免受傷的風險是不切實際的。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多督促、多教育,幫孩子規避風險,讓他自己進行探索,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去探索和成長。
參考資料:
《孩子摔到頭,要不要緊?會不會有后遺癥?》
《孩子摔到頭,你的處理方式真的對了嗎?》丁香醫生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