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6)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懷胎十月,看著自己的肚子越來越大,盤算著預產期準備迎接寶寶,應該就是讓準媽媽們又欣喜又緊張的孕期頭號大事了。
孕晚期,對于準媽媽來說就是個“盲盒”。

與人們常說的“懷胎十月”不同,每個孕婦的生產時間并不固定在十個月,當身體出現異常表現時,就意味著肚子里的寶寶準備好了,媽媽們可以前往醫院“迎接”了。
但有過生產經驗的人都知道,這身體的異常信號可太難把握了!
不是著急忙慌跑到醫院后卻被醫生趕回家,說還沒有入盆不要著急;就是寶寶在家里就“提前發動”了,整的一家人手足無措的。
入盆究竟是什么意思?

孕晚期時,如果被問起希望選擇哪種生產方式,相信大多數準媽媽都會選擇順產。
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在老一輩人眼里,順產出來的孩子更健康,身體的先天疾病更少。所以為了寶寶的安全,即使要面對順產的痛不欲生,準媽媽們還是會選擇經過順產這道鬼門關。
入盆,就是準媽媽們要面對的第一個考驗。

從字面意思來看,入盆就是嬰兒開始進入骨盆。在這個時期,嬰兒在孕婦體內的體位開始發生變化,變成了頭朝下的倒立姿勢。
相比于之前,頭朝下的倒立姿勢更方便孕婦順產時發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胎兒難產卡在出口而窒息的危險。
如果遲遲等不到胎兒入盆,準媽媽可能不得不選擇剖腹產或更痛苦的扭轉胎位治療。
對于緊張不已的準媽媽來說,這些寶寶入盆前后的孕肚變化一定要記牢。

①從孕肚形狀看:“圓球”變扁了
當胎兒滑入骨盆腔后,位置的變化也會體現在準媽媽的孕肚上。
再加上入盆后的重力因素,很多準媽媽會突然感覺到肚子有下垂感,用手摸摸,孕肚也從一個滾圓滾圓的圓球,變成了一個稍扁的“扁球”。
當孕肚形狀改變,同時感覺到肚子有下垂感時,八成孩子就已經入盆了。

②從呼吸感覺看:入盆后呼吸更順暢了
隨著孕期月份的增加,越來越大的胎兒會給母體臟器帶來的壓力也隨之增加。
不少準媽媽都有這樣的感覺:孕早期時只是食欲受到了影響,呼吸什么的都沒有太大異常。可一旦進入孕晚期,就感覺五臟六腑哪里都“不對勁兒”,說不上來的壓抑難受。
這個感覺,就是胎兒壓迫到了肺部、肋骨等的表現。
而當胎兒入盆后,位置的改變也會讓被壓迫器官“松了一口氣”,不再受到擠壓,準媽媽的呼吸自然而然就順暢了很多。

③從胎動位置看:位置更集中、胎動頻率下降
數胎動,應該是孕晚期的準媽媽們最常做的一件事了。
當胎兒入盆后,由于位置變動,進入骨盆腔后,胎兒的可活動區域減少,不能再像之前那樣“隨便亂動”,變得規矩了起來,位置也就更集中。
而束縛感也會讓胎兒的胎動頻率下降,比起繼續在媽媽的肚子里打打鬧鬧,此時的她們安靜了下來,開始集中精力準備來到新世界。

寫在最后
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入盆的時間也就不同。甚至對于一部分準媽媽來說,即使已經入盆很長時間了,她們的孩子卻遲遲沒有要出來的跡象。
想要順利迎接新生兒,定期產檢就非常必要。尤其對于孕晚期的準媽媽們來說,每一次產檢,都是寶寶出生的指揮信號。

在安心等待入盆的時間里,準媽媽可以提前備好待產包,隨時注意胎兒變化,最好再提前預演下生產時的呼吸技巧,為不久之后的順產做好準備。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9041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