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出疹子還能洗澡嗎(這種疹子怕干也怕濕)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前幾天,有一個朋友給科大大發了家里寶寶得了淹脖子的照片,問科大大咋辦。
“能咋辦?水淹到寶寶的脖子了,那就把寶寶抱出來啊。”

像這樣,有家長帶圖咨詢寶寶皮膚病的問題,科大大經常遇到,看到照片的時候,雖然心臟表示:“想淡定,小場面”,面部肌肉卻表示:“不,你不想”。

但是本大大依然無所畏懼,今天又準時上線,來說說淹脖子的問題。

到底是什么“淹”了脖子?
淹脖子在醫學上的稱法是“間擦疹”,又叫“褶爛”,泛指皮膚褶皺處由于潮濕、積汗、摩擦引起局部皮膚充血的一種皮膚急性炎癥。
頸部、腋窩、耳后、肛周、大腿內側、腹股溝等就是重災區,會出現紅色或者棕紅色皮疹,甚至破皮。
間擦疹出現在寶寶脖子上,看上去就像被劃了一道紅印,新手家長容易被嚇著。

如果出現在大腿內側,告訴科大大這叫什么?

恭喜大順都學會搶答了。

間擦疹一般邊緣界限比較清楚,紅色范圍只限于容易摩擦的部位,但要是發生了細菌或者真菌感染,就可能出現小膿包或者潰瘍、滲液,甚至會散發異味......
此時寶寶異常難受,家長除了難受,還有很不好的視覺體驗。

淹脖子最容易找上月齡小的寶寶和胖寶寶。
? 月齡越小的寶寶,汗液、奶液、口水等越易滯留在皮膚的褶皺處,寶寶的皮膚又比較嬌嫩,很容易被污物刺激,皮膚的屏障功能就這樣受到了破壞。
? 偏胖的寶寶皮膚褶痕較深,容易積汗潮濕,再加上褶皺處的皮膚經常相互摩擦,局部熱量不能及時散發,也容易導致淹脖子、淹大腿和淹各種。
喏,如果放任大順做一個“莫得感情”的吃喝機器,大順長胖了,淹脖子的幾率就會比較高。

但家長們也不要刻意地克制寶寶的體重,而是需要用正確的預防和護理方式來處理。

丑丑的“紅項鏈”不能要
? 預防:
家長要注意保持寶寶皮膚的清潔和干爽,要做到以下這些:
注意哦,這里科大大特意使用了“干爽”,而不是“干燥”。
怕的就是,有些媽媽為了保持干燥,反復清洗、擦拭,這樣暴力的處理方式,只會讓寶寶的皮膚屏障更加脆弱。
? 給新生寶寶喂奶前,可以在寶寶的下巴處墊圍兜或者紗布,吸取汗液和漏出的奶汁,喂完奶后,也要記得及時檢查寶寶脖子是否有殘留汗液或奶汁。
? 保持皮膚褶皺處的清潔,注意勤洗澡,可使用專用于寶寶皮膚褶皺處的柔軟棉巾蘸溫水擦洗,清洗完后可以用吹風機輔助吹干寶寶的脖子,然后抹上潤膚霜。
冬季不能經常洗澡,但是也要仔細用柔軟的毛巾給寶寶蘸干脖子。

? 勤換衣服和紙尿褲,入秋后還要防一波“秋老虎”,所以不要急著給寶寶加衣,衣服也要選擇寬松透氣、排汗好的。
? 保持室內通風,讓寶寶在適宜的溫度濕度下能有充足的休息,當寶寶玩耍的時候,讓寶寶多趴著玩,能使脖子多透氣。
? 護理:
當寶寶已經得了間擦疹,家長除了保持原有護理措施,還要知道這幾點。
? 洗澡要到位:
避免用肥皂和熱水刺激皮疹處,給寶寶清洗過后,可以在皮膚褶皺處涂醫用潤膚油、紅霉素軟膏,但要事先咨詢醫師。
? 熱敷:
可以用熱毛巾敷寶寶的脖子,每次熱敷20分鐘左右,每天堅持做3~5次。
? 曬太陽:
最好選擇早上八九點或下午四五點,光照不太強的時候。
? 用藥:
如果早期皮膚充血發紅,可以給予爐甘石洗劑止癢,并配合兒童護膚霜。
如果已發生潰爛或滲液,就要想到細菌或真菌感染,所以要帶寶寶前往專業兒童皮膚科就診,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抗細菌或真菌的藥物啦。

疑難解惑
Q:又要勤洗澡,又怕洗多了損害皮膚,什么清潔頻率才合適呢?
A: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1歲內的寶寶不要每天洗澡,在他們會爬之前,每周洗2次澡最合適,最多隔天一次。
如果寶寶的活動量增加、天氣熱造成出汗增多或接觸環境比較臟,可以適當增加洗澡的頻率。
因為,過于頻繁地給寶寶洗澡會造成皮膚干燥,引起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導致濕疹等一系列的皮膚問題,但每天依然要做好尿布區、皮膚皺褶等部位的清潔。
Q:又要干燥又要涂抹護膚霜,不矛盾嗎?
A:保持干爽是為了減少液體和臟東西的浸泡和刺激,涂抹護膚霜是為了保護寶寶的皮膚屏障功能,兩者是互助的哦。
好啦,今天的科大大小課堂就到這里,還有什么疑問咱們一會留言見咯~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