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懷一個健健康康的寶寶,
是每個想做媽媽的女孩最簡單的期望。
如果能懷上雙胞胎,
那簡直是一個莫大的驚喜。
然而,
29歲的孕媽媽趙寧(化名)和家人
還沒來得及享受懷上雙胞胎的欣喜
便開始面對一個殘酷事實——
其中一個孩子肚皮上竟有一條裂口!

產檢時發現:寶寶肚皮開裂1.3厘米,腸子外露
“為了這對寶貝,我每天提心吊膽。”趙寧說,她和丈夫結婚3年,去年幸運地懷上一對雙胞胎,一家人開心期待小生命降臨。
可今年3月,醫生在B超檢查時發現異樣,其中一個寶寶肚皮上竟有一條裂口,約1.3厘米。
孩子是先天性腹裂發病率為萬分之二
“孩子是腹裂,屬于先天性畸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李家福說。
如果留住寶寶,肚皮上的裂口會變大,腸子、臟器都可能外露。
更嚴重的是,這個寶寶一旦在腹中夭折,會造成宮內感染,對另一個健康寶寶來說是致命危險。
“先天性腹裂的發病率為萬分之二 ,臨床很罕見,過去該病死亡率很高。”李家福說。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怎么辦?
趙寧陷入了糾結。
“兩個寶貝都是心頭肉,我不忍心放棄。”
她說,
只要還有希望,我想賭一次。
在家人的支持下,
趙寧繼續妊娠,
小心呵護著腹中兩個寶貝。
醫院成立一支多學科專家團隊
給產婦、胎兒保駕護航
“一對寶寶是單卵雙胎,共用一個胎盤,好在兩人各待“一間房”,羊水不會互相污染,保住是有希望的。”李家福說。為此,中南醫院成立一支多學科專家團隊,給產婦、胎兒保駕護航。
8月初,趙寧懷孕29周,陰道開始少量出血,產科醫生發現有前置胎盤,這意味著隨時有可能終止妊娠或是大出血。對寶寶來說,又是一顆“不定時炸彈”。
會診決定:
手術取出孩子,再立馬修補肚皮
該院婦產科、小兒外科、新生兒科、麻醉手術科4大科室專家多次會診后決定,待胎兒長到35周,剖腹手術將其取出,再立馬修補肚皮。在趙寧保胎的一個多月里,各組專家反復討論預案,提前手術預演。
腹裂寶寶順利降生
9月26日早上,趙寧進入手術室。

手術前準媽媽充滿信心
現場,手術室護理團隊為了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反復和醫生溝通討論順利麻醉。
9時,李家福為其手術。一開子宮,專家發現,“腹裂寶寶”的羊水已被二度污染。按照預案,盡可能讓健康寶寶先出來。順利的是,僅6分鐘,第一個男寶出生,2.5公斤。
3分鐘后,“腹裂寶寶”也鉆出媽媽肚子。在醫護人員手心里,小家伙哭聲響亮,說明呼吸功能不錯,專家放心剪斷臍帶,一過稱,體重足有2.3公斤。糟糕的是,孩子腹部的裂口達3.5公分,小腸、大腸幾乎都已裸露在外,約有60公分。
爭分奪秒補好肚皮
“小家伙生命力挺頑強。”該院小兒外科專家張文教授“接棒”后,迅速清理孩子身上、腸道內的胎便,并使用特殊材料,將腸子固定在腹部,通過保溫箱送入隔壁手術室。同時,產科專家為趙寧清理、縫合。

醫護人員用手術貼膜將患兒的腸管保護起來保持手術無菌狀態

小兒外科專家張文正在手術
“新生兒對溫度非常敏感,溫度稍低一點,孩子血管立馬收縮,手術就會越發困難。”張文說,專家調高手術室內的溫度,將其升至28℃-30℃,仿佛一個大的“新生兒溫箱”,讓寶寶全程處于舒適的環境。
在精確劑量麻醉后,9時45分,張文開始手術。他發現,孩子不僅腸子外露,還有腸扭轉。他仔細清理腸子后,小心翼翼地將其理順,并按自然狀態還回腹中。最后,關腹縫合。為了幫助寶寶排便,張文用手輕柔擴肛。

10時40分,寶寶手術完成。此時,距他出生僅91分鐘。“腸子越快歸位,孩子的存活率才能大大提高。”張文說,30多名醫護人員爭分奪秒,為孩子搶到了寶貴的時間。

醫護人員為患兒準備了最舒適的環境
目前,趙寧已轉入普通病房,大寶情況良好,小寶昨晚已拔管,后續仍要闖過感染關,待其自主排便后就可以進食。張文說,后續還要再觀察孩子的腸道發育等情況。

27號早上小兒外科專家張文在新生兒科查看情況
“看,二寶睡得正香呢。”昨日,在中南醫院產科病房,29歲的趙寧(化名)看著手機視屏中的兒子,長舒一口氣。護士說,孩子精神狀態還不錯。
這一場“生命接力”,
看得人是驚心動魄,
讓我們又一次見證了生命的奇跡。
我們在欣喜激動之余,
必須為仁心仁術的醫護人員點贊!
他們不僅把孩子帶到世間,
還給了他二次生命,
讓一個家庭變得更加圓滿。
最后,
一起祝愿寶寶茁壯成長!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