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給寶寶拍嗝的三種方法(拍嗝是個技術活)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孩子又吐奶了,怎么辦?”閨蜜小玲前不久剛剛生完孩子,成為了一個幸福的新手媽媽。但是高興沒幾天,這位新手媽媽就發現她要面對一連串的挑戰,而阻止孩子吐奶就是其中的一個問題。這時候,小玲的婆婆在一邊說,“給孩子要拍嗝啊,拍嗝就不會吐奶啦!”
像小玲一樣,給新生寶寶拍嗝是很多新手父母要面臨的一堂課。究竟,該如何正確給新生寶寶拍嗝呢?來看這些正確的方式吧!

新生兒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當寶寶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所以就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溢奶、吐奶現象,如果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寶寶吸入到氣管內,以至窒息。
因此,這時候家長們要及時幫寶寶拍打嗝,把氣體排出。只要減少了胃里的壓力,自然就能夠減輕吐奶、溢奶的情況和次數。

很多新手爸媽因為缺乏經驗,在給孩子拍隔的時候總會不知所措,“怎樣才是給孩子拍隔的正確方式呢?”
1. 端坐式
媽媽坐在板凳上,讓寶寶面向自己坐在腿上,右手托住孩子的小腦袋,左手輕輕拍打他的上背。若輕拍數次后,依然不斷打嗝,可以先用手安撫片刻,再繼續輕拍。為防止寶寶吐出奶水,應該事先準備一個小毛巾或者小手帕。
2. 直立式
媽媽站起或者坐下,把寶寶輕輕豎直抱起,使寶寶的腦袋搭在肩頭上,左手扣住孩子的身體,右手用空掌小心拍打他的上背。使用該方法時要留意孩子的位置,不要用身體捂住寶寶鼻子和嘴巴,以免寶寶呼吸不順。此外,最好在肩頭放上一塊手帕,以防寶寶吐出奶水,也方便清潔自身與孩子。與端坐式相同,若拍擊幾次后無果,可以先安撫再拍打,也可換成另一邊的肩膀繼續。
3. 環抱拍嗝
將寶寶環抱起來,寶寶的頭和脖子枕在你的臂彎里,左手托住寶寶外側大腿根部,右手輕輕拍寶寶的背部。
4. 側趴式
媽媽坐在板凳上,雙腿合并,把孩子抱起,讓其橫著趴在大腿上,讓他的小腦袋稍稍朝下。左手按住孩子上半身,右手輕拍上背部。這個動作可能會使寶寶滑下,因此要控制好手部力度,使孩子穩穩地趴在媽媽的腿上。

看到這里,有的新手爸媽可能要調侃了:“給寶寶拍嗝可真是個技術活啊!”沒錯,這個技術活也是有一些要領的,掌握了要領就很容易操作了。
1.注意適度的腹部壓力
適度的腹部壓力和勤于變換姿勢是拍嗝方式,拍背、輕輕搖動、按摩等都可以,只要媽媽多練習多嘗試,一定可以找到最合適自己家寶寶的拍嗝方法。
2.多次拍打
遇到容易脹氣溢奶吐奶或寶寶很餓的時候,在開始喂食之后不久就可以先幫寶寶拍嗝,這樣有效避免脹氣或吐奶。
3. 注意手部的姿勢
五根手指并攏靠緊,手心彎曲成接水狀,拍在寶寶背上時不要漏氣,而拍的力量應該是能引起震動,又讓寶寶不感覺疼痛。

寫在最后:
新生寶寶的胃部結構還沒發育好,在喂完奶后正確給寶寶拍隔,可以幫助寶寶排除胃部的空氣,防止吐奶,讓寶寶更舒服。而且給寶寶拍嗝時也是一種親子交流的時間,它能增進親子感情,讓你與寶寶的距離更近哦!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