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發燒的幾種情況應對方法(寶寶發燒這個兇險)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在這個疫情時候,發燒本身已經讓爸爸媽媽憂慮翻倍了,如果寶寶再抽抽起來,那可謂火上澆油。
有什么能比抽搐更讓人害怕呢?那“失控”的場面能讓人手忙腳亂。
雖然總有人說發燒抽搐別慌別慌,但是個爹娘都不能淡然處之啊!至少要做點啥,對嗎?看過那么多科普,來,現在請把正確應對措施背出來。

我們都不覺得自己的寶寶會發生熱性驚厥,但每一個寶寶在發生之前也不會告訴爸爸媽媽:“我發燒會抽搐哦。”
所以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多一點儲備知識,寶寶就少一點風險。
一、什么是熱性驚厥?
熱性驚厥也叫高熱驚厥,多發生在6個月到5歲的寶寶身上。
驚厥說起來很專業,通常理解就是抽搐,具體表現為——
在體溫高于38℃時出現全身性肢體抽搐、昏迷,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動,可能還伴隨著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甚至口吐白沫等癥狀。
看起真的十分兇險。

這么“兇險”卻是個“謎”一般的疾病,熱性驚厥的發生原因復雜,包括但不限于腦發育不成熟、發熱、遺傳。
遺憾的是,熱性驚厥的發生率并不低,約有3%~5%,是最常見的小兒神經系統癥狀。
小時候曾經發生過熱性驚厥的爸爸媽媽,一定不要大意哦。
二、這些操作,謹慎!!!
塞毛巾、壓舌板、勺子這些操作無非一個目的:別讓寶寶咬到舌頭。
但實際上呢,孩子抽搐的時候大多是牙關緊閉的,并不容易咬傷舌頭,如果這時硬撬開牙齒去塞東西,反而可能傷到牙齒和口腔。
如果孩子沒有牙關緊閉,又實在擔心孩子咬到舌頭,也可以往牙齒之間放壓舌板或勺子,不過要用紗布包裹著,千萬不能直接伸進去。

圖源 | 網絡
而毛巾是不建議的,一旦被堵住喉嚨有窒息危險。
掐人中、掐虎口也不為什么,就是疼且無用。

爸爸媽媽一緊張就想壓著孩子,好像這樣就能阻止抽搐。
并不!
并不會因為束縛就停止抽搐,這個行為可以說沒什么作用,甚至可能會造成孩子軟組織損傷,甚至發生骨折。
三、熱性驚厥,這才是正確應對
以下,請熟讀并背誦:
小機智:在等待過程中,可以拍下孩子抽搐的視頻,以便就醫時給醫生看。
大警惕:如果發作超過5分鐘,或發作過后依然意識不清,一定要立即就醫!
至于其它的情況,不用著急忙慌地送往醫院,可能反而因為搬動孩子帶來損傷,耐心等待驚厥過去,再按部就班地進行就醫,該退燒退燒,該檢查檢查。

圖源 | 圖蟲創意
四、熱性驚厥真的不要緊?
緊急應對是緊急應對,應對完了冷靜想想,這個驚厥真的是抽完就算了事嗎?
熱性驚厥在醫學上分為單純性和復雜性,對我們的理解意義就是,單純性有比較大的可能性會隨著年齡自行好轉,而復雜性則可能發展為癲癇。
● 單純性熱性驚厥:全身性驚厥、15分鐘內停止、一次熱程就驚厥1次。
● 復雜性熱性驚厥:部分性驚厥、大于15分鐘、一次熱程中(或24小時內)發生驚厥超過1次。
雖然大家都說熱性驚厥只是“紙老虎”,但一味低估也不可取,萬一呢???

有的熱性驚厥本身就是癲癇的早期表現,還的熱性驚厥后期可能變成癲癇。
這些是熱性驚厥復發的危險因素
如果看了上述分類,覺得孩子的熱性驚厥屬于復雜性,或者對孩子的熱性驚厥不放心,都可以進一步就醫。(注意發燒要到定點醫院哦,做過核酸檢測,退燒后再行就醫檢查也來得及。)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