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說話晚是不是更聰明(晚說話的寶寶更聰明)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8)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孩子說話晚,長大就好了,貴人語遲”“他什么都懂,只是不會說而已”“順其自然,孩子長大點就會說了”......真的是這樣嗎?
語言能力是孩子必備的“技能包”,對兒童認知能力發展、情緒及社交能力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但孩子晚說話并不是更聰明?別再這樣耽誤孩子啦!

歡迎收看權威、輕松、接地氣、實用的健康微視頻欄目。

今天我們邀請東莞市東城醫院兒保科兒童言語語言治療師郭芳君為大家科普。

寶寶過了3歲前這個語言發育黃金期,還存在發音錯誤、清晰度差、溝通困難等情況,需要考慮構音障礙的可能。
“說話”就好比樂器演奏,大腦提供的語言邏輯就像樂譜,而語言神經中樞傳導就是指揮棒。
下頜、唇、舌、會厭等構音器官是樂團成員,它們各司其職,保證“演奏”節奏流暢、韻律優美、音節準確。
但如果有成員“濫竽充數”,或者演奏狀態不好,就會出現跑調、遺漏等錯誤,導致“演奏”翻車。
這就是構音障礙!
構音障礙沒有及時矯治改善,可能會導致孩子和他人交流困難、社交障礙,嚴重影響學習成績、日常生活,誘發心理問題。
構音器官的“成才”之路上并非一帆風順,口部感知覺異常、下頜運動障礙、舌肌力量不夠、唇肌力差等,都會讓它們失去了連續運動和聲韻組合的轉換能力。
如果構音器官有異常,必須對異常的器官進行治療。
如果構音器官無異常,聽力、智力均正常,但依然發音不準、吐字不清,需進行誘導發音訓練。

舌運動功能訓練:利用棒棒糖或餅干,引導舌頭盡量外伸,上下左右擺動

唇運動功能訓練:使孩子嘟嘴“u”音,咧嘴“i”音,進行圓展交替訓練

呼吸訓練:提倡腹式呼吸法、緩慢平穩呼吸法和快速用力呼吸法

寶寶發音不準,很多家長就找出相對應的漢字,反復領讀,讓孩子“哪里不對讀哪里”。但其實逐字糾正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這種脫離語境的重復訓練還容易讓寶寶產生抵觸情緒。
正確的方法是進行口部運動治療后誘導發音,如寶寶把爸爸說成大大,是b音被d音替代,需要進行合唇訓練誘導發音。
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寶寶掌握正確的發音動作,反復練習后,養成標準的發音習慣。

若寶寶在相應的年齡沒有達到上述目標,可能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情況,請及時到醫療機構進行言語評估或康復訓練。
說醫不二提醒您:發現孩子“說話”有問題要重視,溝通無障礙,孩子更出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