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出生后的小寶寶,一天一個樣,各種技能和表情非常的可愛。
一般剛出生時,小寶寶不會流口水。到了3-4個月以后,就會有流口水的問題了,像個小魚一樣吐小泡泡,衣服前面總是濕濕的。
大部分流口水是出牙時唾液分泌太多,來不及吞咽造成的。等牙都長出來后,流口水就會減少或消失。
三個月寶寶瘋狂流口水,原因居然是這個小文是一個職場寶媽,剛生完寶寶坐完月子,就去上班工作了,孩子交給月嫂帶。本來一直都好好的,月嫂家里突然有事,請假了一個禮拜,小文只好叫婆婆幫忙帶一周。
剛開始婆婆還有些不情愿,覺得自己身體不好又怕帶不好。俗話說“隔輩親,親又親”。看到孩子之后,婆婆喜歡的不得了,一直捧在手心里。

可是就在婆婆帶的第三天,孩子總是愛流口水,還有些哭鬧,小文覺得很奇怪。孩子剛三個月,還不到出牙的時候,怎么會總是流口水呢。
正在小文跟孩子玩的時候,突然看到孩子嘴里有白色的東西,好像口腔潰瘍一樣。于是小文請假帶著孩子去了醫院,仔細檢查了一下。
醫生告訴小文,孩子是口腔潰瘍,舌頭還有些潰爛。可能是玩具和入手的東西,沒有清洗干凈,導致有些炎癥。

回去上點藥,注意做好護理和清潔。聽醫生說完婆婆很自責,覺得是自己沒照顧好孩子。
孩子流口水的五個原因1)生理的原因
三個月以后的小寶寶,口腔分泌的唾液會越來越多,這也是因為寶寶的唾液腺在逐漸的成熟起來。
而小寶寶的口腔相對很淺,口水就會存不住,從而出現流口水的情況。有些小寶寶還會有吐泡泡的情況,像個小魚一樣,非常的可愛。

2)吃手的原因
小寶寶總喜歡啃咬東西,比如玩具、衣服、手、安撫奶嘴等。
小手是很多小寶寶都喜歡吃或咬的,這個動作會刺激唾液的分泌,從而造成口水越來越多,總流口水的原因。
3)長牙的原因
一般四個月到十個月,小寶寶會陸續出現長牙的情況。當出牙的時候,會刺激牙齦神經,造成唾液增多,小寶寶就會流口水。
出牙期的時候,家長可以準備一些磨牙的東西,比如磨牙餅干、磨牙棒等,讓寶寶緩解出牙的不適感。

4)病理的原因
總流口水不一定都是正常的情況,還有可能是口腔疾病造成的。比如:口腔潰瘍、舌頭潰爛、皰疹口腔炎等。
這些就是病理性的流口水了,需要家長特別注意。平時多檢查一下寶寶的嘴和舌頭,如果發現有炎癥需要去醫院。等炎癥好了,流口水的情況也就消失了。
5)損傷的原因
有些大人會有一個習慣,就是覺得小寶寶可愛,就會用手去捏寶寶的臉。
這個動作看似是表達大人的喜愛,其實對寶寶卻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總捏寶寶的臉,可能會造成腮部腺體損傷,從而出現流口水的情況。所以,家長愛寶寶是好事,但是一定要適當,別傷害到寶寶。
孩子流口水怎么照顧1)系口水巾
小寶寶流口水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護理,及時幫寶寶擦干凈或換洗衣服。
因為口水唾液是酸性的,其中的消化酶會腐蝕皮膚,很容易造成炎癥,比如口水疹、皮膚發炎等。
當小寶寶流口水的時候,可以系口水巾接口水。這樣能不弄濕脖子和衣服,但注意更換。不然總是濕濕的口水巾,會讓脖子出現濕疹。

2)衛生護理
流口水時期的寶寶,要注意衛生護理,及時幫寶寶擦干和清洗。
可以用柔軟的紙巾或手絹擦干,還要常用溫水清洗嘴和脖子,清洗后可以擦點寶寶乳。這樣能防止口水疹或皺裂,尤其是秋冬時節。
3)注意檢查
當發現寶寶流口水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檢查寶寶的嘴、舌頭、牙齦,看看有沒有炎癥或潰爛。
如果是母乳的寶寶,媽媽需要注意飲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果是出牙時寶寶,牙齦會紅腫,要注意清潔牙齦和安撫寶寶情緒。

當寶寶不愛喝奶的時候,家長要多些耐心,可能是寶寶不舒服,千萬別生寶寶的氣。
小寶寶流口水的情況,一定要注意區分是哪種原因引起的。生理性的流口水,只是暫時的,當寶寶出完牙就會減少或消失。
如果寶寶超過兩周歲還有流口水的情況,家長要引起重視,必要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