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有這些反常行為要注意(寶寶的這幾個小毛病)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本文由團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父母在關心寶寶的健康之外,也重視著寶寶的智商發育。
高智商的父母希望寶寶可以遺傳自己,認為自己不夠聰明的父母,希望寶寶可以“翻盤”,成為高智商的孩子。
寶寶有這幾種“小毛病”,代表著他是“高智商”在寶寶小的時候,會做出很多讓大人難以理解的事情。然而就是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動作,甚至是父母眼中的一些“小毛病”,都暗示著寶寶的智商是很高的。

1)專注起來誰都不理
寶寶可能會對一些細小的東西感興趣,比如飄下來的雪花、路上爬的小螞蟻、天空飄著的各種云朵。他會認真的觀察較長時間,甚至聽不到周圍的人叫他。
? 家長這樣做:
這是寶寶鍛煉寶寶專注力最重要的時刻,我們在一旁保護他的安全就好啦,不要打斷他或者對他“幼稚”的行為產生懷疑。
專注力強的寶寶優點有很多,無論是在以后的學習還是工作中,他們都會是很認真的人,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上課時不溜號。
2)對音樂感興趣,樂感比較強
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如果寶寶從小就很有樂感,并且能夠跟著節奏跳動,這也說明他在音樂方面有一定的天賦。

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聽出節奏的,有些人到了成年以后可能都沒有掌握。
? 家長這樣做:
讓寶寶聽她喜歡的音樂,也可以學習一門他感興趣的樂器,不一定要學到“大師”級別,只要他當做一個愛好認真練習就好。
3)每天說個不停,變成“小話嘮”
寶寶剛出生時只是咿咿呀呀的,需要慢慢學習才能掌握說話的本領。
有多少人的寶寶,學會說話中后就變成了“小話嘮”?每天追著家長后面問各種問題,有時候還會沒話找話。

這是孩子強烈的表達欲望,也是他在鍛煉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組織語言并把它完整的表達出來,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各語言中樞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有密切聯系,語言能力需要大腦皮質有關區域的協調以及配合才能完成
? 家長這樣做:
家長要對孩子提出的簡單問題做出回應,不要覺得孩子很“嘮叨”,更別做出不耐煩的表現。
如果我們能經常跟孩子說說話,你會發現到了青春期后跟他可以跟好的溝通,這也是為以后的溝通打下基礎。
4)是人群中的小指揮家
在成年人的認知中,似乎孩子什么都不懂,需要大人幫他按排很多事情。
但有一部分孩子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在家的時候會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會指出他們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的地方。
在同齡人中也是個孩王,能夠起到帶頭和指揮的作用,并且小朋友們也愿意聽他的話。
? 家長這樣做
孩子的這種表現展示了天生的領導能力,我們需要告訴孩子的是他的底線,比如不能帶頭欺負人,幫助他建立正確的觀念,發揮領導力的正能量。
5)情緒表達清楚
孩子的情緒很豐富,她開心、難過、生氣時都表達的很清楚,不會悶悶不樂、不把情緒悶在心里。
其中愛笑的寶寶智商會更高一些,同時他們也有著更加樂觀的心態。
美國專家研究了年齡與智慧的關系,得出的結論是:愛笑的孩子會更加聰明。
? 家長這樣做:
孩子在表達出情緒時,我們要給出積極的回應。跟他一起開心,幫他排解不良情緒,而不是讓他把情緒藏起來。
5)喜歡模仿周圍的事物
寶寶從很小就會模仿爸爸媽媽的動作聲音,或者是小動物和汽車的聲音等等。
簡單的模仿需要考察寶寶的觀察力、然后根據他的觀察做出相應的行為。越是愛模仿的孩子觀察能越強,大腦也更加發達。
我們要注意寶寶模仿的對象,避免她學習椅一些不良和危險的事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天賦,家長細心觀察孩子的一些小動作,說不定有“重大發現”哦
我是@團子媽育兒,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關注我,帶大家學習最實用的育兒、孕產知識。如果您在帶娃的過程中遇到什么有趣的、困難的、難忘的事,都可以發私信分享給我。
希望我會給大家帶來幫助,在帶娃路上給您最貼心的陪伴~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