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照顧新生兒是比較讓新手爸媽頭疼的,自己作為新手父母沒有任何經驗,更別說是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了,可能連怎么抱孩子都要從頭開始學。而新生兒自己也很是無奈,除了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會其他溝通方式。
所以當新手父母和新生兒見面后,彼此的溝通完全靠“猜”。其實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爸媽就可以做得得心應手,孩子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不要小看新生兒蹬腿這個動作,傳遞的信息是很多的。
1)表達情緒
當孩子吃飽喝足或者和家長有互動的時候,就會很開心,對于新生兒來說,表達自己開心不僅僅是通過笑聲,還有舉起手蹬起腳,雙腳像充滿了電一樣蹬個不停。
除了表達開心,寶寶在難過的時候也會通過蹬腿來表達,比如餓了、找不到媽媽了、自己躺著無聊了都會通過蹬腿來表達,與開心的蹬腿相比,頻率會降低但力度會增加,可能還會配上哭鬧的聲音。家長要注意觀察自己寶寶的表現。

2)在玩鬧
在3個月之前的孩子還不能進行翻身、爬、走等大動作,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吃吃自己的手指、蹬蹬自己的腿、看看天花板。如果發現寶寶自己一邊咿咿呀呀的表達著,一邊悠閑的蹬腿,就是在自己和自己玩耍。
3)鍛煉身體
小寶寶大運動發展需要肌肉和骨骼的良好發育,通過蹬腿這個動作可以很好地鍛煉到腿部的肌肉,為將來的翻身、爬和走打下基礎。

4)身體不適
很多小寶寶睡覺喜歡蹬被子,這是因為溫度太高,孩子通過蹬腿的動作把被子踢掉。當出現腹部疼痛或腸絞痛的時候,孩子也喜歡把腿縮起來到胸前,這樣產生壓力緩解腹部的不適。
如果后背有濕疹,通過蹬腿來進行摩擦,緩解后背的癢。當然這些動作發生的同時,也會伴有孩子其他的表現,家長可以注意觀察。
小寶寶蹬腿好處多,家長注意關注新生兒身體很多機能都在慢慢發育,比如大腦、神經等。孩子通過蹬腿也可以促進腳部神經的發育,家長可以利用孩子蹬腿這個動作做好引導。

比如孩子蹬腿的時候,家長可以準備一些不同材質、不同感覺的物品讓孩子在蹬的過程中去感受,了解軟硬不同的感受、溫暖和冰冷的感覺。通過這些不同的觸覺刺激觸覺神經的發育,讓大腦發育更健康。
新生兒學會的第一個大運動就是翻身,不要小看這個翻身的動作,需要頸椎、后背、大腿的共同配合才能實現。特別是腿的力量更為重要,腿翻過去后才可以帶動上身一起翻過去。包括后續的爬、走都是需要腿部的配合的,所以多讓孩子練習蹬腿對大運動的發育有很大幫助。

對于新生兒來說,比較常見的益智玩具是腳踏的健身毯,放到孩子的腳下,當孩子蹬腿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按鍵發出不同的聲音。當孩子發現自己蹬腿會促進聲音的發育,就會在大腦中建立一種聯系,通過不斷的練習讓孩子的腳、腦、眼配合更靈活,從而促進了大腦的發育。
寶寶除了用蹬腿表達情緒,還有哪些動作也是在向媽媽傳遞信號新生兒不會說話但是可以通過各種身體語言來表達,除了蹬腿,小寶寶還有很多肢體語言。

每個孩子生長發育都有自己的特點,孩子性格不同表達的方式也不同,家長多觀察就能總結出自己的帶娃經驗。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也經常蹬腿嗎?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8033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