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我聽我媽講,我的童年是在我姥姥家度過的,一直到我上幼兒園才回到我們村讀書。我的父親母親都是地道的農民,我們有啥皮膚病要么忍著,要么去村里的小診所給弄點藥,吃的或者摸得,極少去縣醫院看病,但也沒出啥大事,反正也就這么稀里糊涂的過來了。
來到北京工作以后,門診的兒童患者真的不少。由于更多的家里有一個寶貝,所以看病的時候經常是好幾個家長(爸爸媽媽、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一起來,把狹小的診室空間擠得是“密不透風”,解釋還得面面俱到,有時候就像接受盤問一樣,心里有點乖乖的,但沒有辦法,誰讓咱穿著這個白衣服呢?誰讓咱吃這一碗飯呢?誰讓咱當初不聽父親的勸學醫呢?
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家長,火急火燎的給公司領導請假,焦慮的帶孩子來看病。怎么回事呢?原來無意中發現寶寶的手背和手腕出現一些肉色的小疙瘩,可能就一個手,或者兩個手,偶爾在寶寶的胳膊肘、膝蓋上也看到類似的皮疹。擔心出神什么問題,就及時來就診了。

那怎么辦呢?家長詢問我。
很簡單,在得病期間盡量減少外界環境的刺激,比如少玩弄沙土,少玩水等,因為不癢,就算不治療也可以逐漸的自愈,當然,如果著急,可以局部外用弱效糖皮質激素乳膏可以縮短恢復時間。吃藥,我認為沒有必要口服抗過敏的藥,除非孩子瘙癢特別明顯。
哦,那么我們明白了。不過醫生,我想問一句,既然談到了玩具可能也是一種誘因,那孩子還可以繼續玩玩具嗎?不玩玩具,孩子的生活還有啥樂趣啊?!
完全可以玩啊,這只是一種刺激反應,并不是對玩具里面成分的過敏,所以沒必要限制孩子玩玩具,該怎么玩還怎么玩。失去玩具,童年還有什么樂趣呢?

歡迎關注我的一點科普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