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對于幼兒的語言發育來說,充滿了不確定。為啥別人家的仔仔11個月就會講話了,自己家3歲寶寶說話不清楚怎么辦?接下來我們提供一些有效的家庭輔導方法,希望能夠到大家。
如果你擁有的是一個健康的寶寶,那么在3歲這個年齡段,他們應該能夠達到75%左右的發音準確率,能夠掌握300-500個詞匯,并能夠說一些3-4個字的短語。他們和父母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但是也有部分寶寶說話還不清楚,發音不夠準確,這就需要家長給予針對性的引導了。

3歲的寶寶還不能命名,不會組織語句,說明他們還沒有基本的語言組織能力,不會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進行表達。所以,家長要從基礎語言引導開始,教孩子指物命名,建立語言符號和事物之間的聯系。家長要多提問:“寶寶,這是什么呀?”。寶寶如果不會回到,那么媽媽就要自問自答,給寶寶進行不斷的示范,在示范之后一定要及時引導寶寶模仿、重復。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語言引導方式。如果寶寶開口模仿發音了,父母一定要趁機擴大詞匯量,同時給予發音方面的糾正,讓寶寶們從一開口就得到正確發音的指導。
詞匯概念如何引導?3歲寶寶學習有規律很多3歲寶寶說話不清楚,除了發音技巧不足,還存在對詞匯概念模糊不清的難題。尤其是說話晚的3歲寶寶,語言發育進程落后,仍處于混淆詞匯概念的時期,諸如一些抽象的代詞,使用不夠準確和熟練。“你,我,他,你的,他的,他的,大家的,你的······”。對正常兒童來說,這些詞可能不用教就能學會,但對語言發育較晚的寶寶來說并不容易,特別是一些抽象的詞匯,在復雜的語境中,需要寶寶分析多層次的邏輯關系,很容易出錯。

正常的孩子不會遇到難發音,或者經常發錯的音節,因為他們自我糾錯能力較強。但是有些3歲寶寶的發音不準的問題較突出,他們無法達到自我矯正。經常在同一個地方出現發音錯誤。這就需要進行專業的評估和檢查了,如果是普通的構音障礙,那么解決起來就比較容易。有一半以上的發音不準的寶寶,都屬于構音障礙,他們會把“ch”發成“q”,如“qī(吃)飯”“qūn(春)天”或把“sh”發成“x”:“喝xuǐ(水)”,有些發不出來的聲音,寶寶會用類似的聲音來代替。家長需要咨詢專業的語音矯正師,尋求一些構音功能方面的指導,比如口舌操的練習,氣聲協調的練習,唇部下頜的肌肉力量練習等等。一般情況下,經過4-5周的功能訓練后,寶寶的發音都能夠得到解決。

看到這里,關于“3歲的寶寶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的問題,我相信家長們一定有了大概的了解,對引導和訓練方法也能夠迅速掌握。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后續的訓練中,不僅要關注發音不準的問題,還要注意詞匯積累和理解能力方面的提升。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