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當家長看著熟睡的寶寶時,想要聽到甜蜜的夢的聲音-輕松地呼吸,也許是偶爾的嘆息。但是有的寶寶卻發出嘎嘎作響的牙齒摩擦聲音,這種刺耳聲音是磨牙癥的表現。

2005年,國際睡眠障礙分類將睡眠磨牙癥重新歸類為睡眠相關的運動障礙,而不是之前的分類為睡眠障礙。睡眠磨牙癥是一種在睡眠期間發生的不良運動。
磨牙癥有遺傳傾向,20%至50%的睡眠磨牙癥兒童有家族史,他們父母或兄弟姐妹在其童年時期也有磨牙史。
男童與女童磨牙癥的發病率是一樣的。

磨牙癥的發病率:11歲以下兒童14~20%,30~60歲8%,60歲以上是3%
磨牙癥在兒童中很常見。據報道,每5名11歲以下兒童中就有一名患有睡眠磨牙癥。當然實際數字更高,因為很多父母并沒有注意到寶寶睡眠時有磨牙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功能的逐漸完善,磨牙癥發作率會逐年下降,長大后自愈。
磨牙癥的發生與神經過度興奮有關系。

大腦和腸胃、唾液腺及咀嚼肌等消化系統相關器官有緊密的聯系,相互影響。大腦皮層異常興奮,腸腦互動關系紊亂,腸胃功能失調等,都會引起磨牙。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支配咀嚼肌的三叉神經運動支異常興奮,或消化系統異常給大腦發出了錯誤信號使大腦誤以為需要進食而啟動了咀嚼肌運動,同時睡眠中嘴又是閉上的就產生了磨牙現象。
精神緊張等也引起磨牙。有句成語叫“咬牙切齒”,其實就是精神緊張引起的不自主的咬牙動作。睡夢中的精神緊張同樣也會引起“咬牙切齒”的磨牙癥狀,
磨牙癥對寶寶的影響

夜間磨牙和白天吃飯時咀嚼食物時牙齒的摩擦是不一樣的。咀嚼食物時,牙齒間有食物墊著緩沖,并不斷得到水分、唾液的潤滑,從而可以減少牙齒的磨損。而夜間磨牙一般是在熟睡后,這時口腔內既無食物,唾液分泌也很少,牙齒得不到潤滑,只能像推空磨盤一樣“干磨”,使牙齒磨耗嚴重。
★摧毀牙齒琺瑯質,最終導致更柔軟的牙本質暴露,遇到冷、熱、酸、甜等刺激,即發生強烈牙痛。
★可使前牙變得短缺,而且長時間磨牙會使面部咀嚼肌纖維會增粗,使臉型變方,這些都會影響面部美觀。
★后牙咬合面磨成平板狀后,使牙齒的咀嚼功能降低,引起咀嚼肌疲勞。
★嚴重的還可引起顳下頜關節病,出現張嘴困難,可引起頭痛或耳痛。
★夜間磨音聲,影響其他家庭成員的睡眠。

絕大部分磨牙癥是輕微的,偶爾發生夜間磨牙,對寶寶沒有任何不良影響,家長不需要擔心。
如果寶寶天天磨牙,就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