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歡歡媽媽最近一直很著急,寶寶10個月了,才17斤,人家的寶寶都長到20斤了!認為是寶寶營養跟不上,要給寶寶加營養!咨詢科學育兒的專家辰辰媽要怎樣給寶寶加強營養,每天要怎么給她安排飲食。
其實歡歡的體重是在正常的體重標準范圍內的,但是歡歡的媽媽因為對寶寶每個月的體重標準不清楚,所以認為歡歡是營養跟不上!
寶寶出生后,媽媽們最關注的就是寶寶體重有沒有增,這個月長了多少?下個月有沒有長?然而每個的體重標準是多少并不清楚?
想知道寶寶發育是否正常,參考一下嬰兒身高體重標準表便能一清二楚哦。這份0-3.5歲男女寶寶身高體重發標表,媽媽最好把這收藏起來,以便不時之需。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 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 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 7(或8)。
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約增長25厘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厘米,因此2~12歲以后小兒身長(厘米)=年齡×5 75(厘米)。凡身高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頭圍標準計算公式
頭圍的大小與腦的發育密切相關,頭圍測量可作為兒童智力發育的指標之一。計算公式為:頭圍=身長(cm)*4/10 15
為何要測寶寶體重、身高和頭圍
很多媽媽對自己的寶寶身高體重是否正常、是否超標似乎并無概念,只能每次等到寶寶體檢問醫生。其實了解一下寶寶生長發育的幾項指標如何測量,媽媽在家也可以對寶寶的健康程度了如指掌。
正常的寶寶生長發育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身高、體重、頭圍是衡量寶寶是否發育正常的客觀指標。
體重
是直接衡量體格發育和反映寶寶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
身高
是反映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
頭圍
嬰兒頭圍的大小與腦和顱骨的發育有關。寶寶頭部過小時,很有可能是發育不全。如果過大,則有可能是腦積水或其它疾病。
因此,了解正確的頭圍測量方法,以及頭圍發育規律,可以讓新爸爸新媽媽們更好地觀察寶寶的發育狀況,不為寶寶的大腦發育留下遺憾。
在家如何測量寶寶的體重、身高、和頭圍
體重測量方法
(1)每次測試時先讓寶寶空腹,并且排去大小便,否則容易與寶寶的凈重體重出現誤差。
(2)為避免寶寶受涼,測試時可以連衣物和尿布等一同稱重。不過,測試完后要減去衣物和尿布的重量,這樣才能夠得到寶寶的凈重。
(3)1歲以內每個月測試一次寶寶的體重。如果有條件,最好把每次的測試結果記錄在寶寶生長發育曲線上。
科學育兒溫馨提醒:
家中隨時準備一個電子秤。一般來說,通過曲線的走向可以清楚地看出寶寶的體重增長趨勢。如果曲線方向線上表明寶寶營養狀況良好;如果曲線方向水平表明父母要引起注意。并要盡快的查出寶寶營養不良的原因。
1歲以內嬰兒體重增長很快,但此期間嬰兒的體重增長不平衡,前6個月增加體重快,后6個月增長體重比前6個月少一些。
身高測量方法
道具:兩本厚重、不易移動的書(如字典)和一把卷尺。
方法:在寶寶熟睡時,把一本書輕輕抵住寶寶的頭;然后將寶寶的身體放平直,在用一只手按直寶寶的同時,另一只手將另一本書抵在寶寶的腳掌后;最后把兩本書都立穩后,將寶寶輕輕移開。這時兩本書的距離就是寶寶的身高了。
科學育兒溫馨提醒
媽媽需要準備一個軟尺哦!無需天天為寶寶測量身高,兩三周測量一次即可。
頭圍測量方法
方法:從右側眉弓(眉弓即眉毛的最高點)上緣,經后腦勺最高點,到左側眉弓上緣,三點圍一圈。測量結果要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如圖:

無論你是娃他媽還在造人中,推薦微信公眾號【科學育兒】,和營養師辰辰媽微信719372一起了解寶寶喂養營養護理早教那些事兒。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