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腦癱多大才能看出來(這幾種情況要區別對待)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6)
腦癱是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我們都知道腦癱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近幾年,小兒尤其好發,小兒腦癱患病率一直在攀升。很多家長過于擔心,特別是新手父母,可能由于缺乏經驗,面對寶寶的一些看似異常的行為,總會特別緊張,一旦發現寶寶一丁點的“異常”表現,家長都會擔心不已。

我經常會收到一些寶媽們咨詢:
寶寶足尖著地是不是腦癱?
頭后仰是不是腦癱?
......
雖然時刻關注寶寶的健康是每個家長必須做的事情,但過于提心吊膽又太武斷。對于寶寶的異常表現,我們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如發育情況、月份等)進行理性分析,要學會區別對待。以下是常被疑心成腦癱的“癥狀”,家長要根據寶寶的情況來區分寶寶是否是腦癱。

寶寶由于年齡小,頸部肌肉還未發育成熟,而且嬰幼兒的頸后肌發育要早于頸前肌。因此當寶寶被家長豎抱時,寶寶軀干核心力量弱,而為了讓頭部保持平衡,會有短暫的直立,當頸部無法支撐小腦袋時,失衡狀態下就會出現來回搖擺或轉著圈往后仰的現象。
因此如果豎抱狀態下出現頭后仰,一般來說是正常的(一般在寶寶3個月左右會抬頭后,就不會有頭往后仰的現象,在此之前,家長盡量采取橫抱,少豎抱)。若頭后仰還伴有哭鬧、睡眠質量不高、身體僵硬、入睡困難等異常,家長就要重視起來,懷疑有腦損傷的發育風險,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這可能是被“誤會”最多的癥狀了,有很多寶寶在學步的時候都會出現腳尖走路的情況,而這種情況大多都是不正確的學步條件導致的,比如學步車調整的過高,寶寶不得不腳尖走路來適應。那么如何區分寶寶足尖著地是正常現象還是腦癱引起的呢?
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區別,即檢查足背屈角的方法,做法是:扶住嬰兒的腿伸直,使足背屈向小腿,用手掌壓足底,足背和小腿前側形成的角度為足背屈角。正常為70度或小于70度;腦癱兒為大于70度,通常為90度。
寶寶總握拳由于寶寶年齡小,大腦皮層發育尚不成熟,而調節手部肌肉活動的能力有限,從而導致屈肌的力量要強于伸肌。因此寶寶在出生后第一個月,有些寶寶會總是握緊小拳頭,大拇指被其他四個指頭包裹著,有時會伸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的神經系統將逐漸發育成熟,屈肌力量將逐漸減弱,伸肌力量將逐漸增加,兩者將逐漸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此時,寶寶的小手就會呈現出自然的狀態。如果超過4個月后,嬰兒的手仍然緊握,而且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家長就要警惕起來。
雖然腦癱形成時期廣泛,影響形成的因素眾多。但判斷寶寶腦癱的前提是大腦要有損傷,頭顱磁共振片有腦損傷的病變。而且腦癱的確診還需要頭顱MRI檢查、腦干聽覺誘發電位、體格檢查及康復評定等進行判定,因此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扣上腦癱的帽子。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7602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