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1周歲寶寶運動發育標準(0-2歲寶寶運動發育)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關注@京媽說,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育兒知識,做靠譜家長!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對于家長來說,都很關注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大運動”就是其中一個方面,而大運動就是寶寶在發育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所學會的一些肢體運動,只有這些大運動符合寶寶月齡內標準范圍,才能說明寶寶發育是正常的。
關于寶寶的大運動,民間有句這樣的順口溜:“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說的就是寶寶什么時候學會翻身、坐、翻滾、爬行、走等大動作普遍的發展狀況。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2歲前的寶寶,不同月齡的大運動發育情況,家長們也可以對比看下自己家寶寶是否在正常范圍之內。

? 1個月的大動作:俯臥時能夠抬頭片刻
測評方法:
讓寶寶趴在床上臉向下,雙臂彎曲放在胸前,媽媽們在寶寶前面用搖鈴引逗寶寶抬頭。如果寶寶能夠下頜離開床面,自行抬頭2秒,就算通過。
? 2個月的大動作:俯臥抬頭離床面45度
測評方法:
讓寶寶俯臥在床上,然后雙臂彎曲放在胸前,同樣是媽媽在前面用玩具引逗寶寶。如果寶寶可自行抬頭,且面部與床呈45°角度,就算通過。

? 3個月的大動作:
? 4個月的大動作:大人扶著寶寶的腋下和髖部時,孩子能夠坐著。
測評方法:
將寶寶抱著坐在大人腿上,兩手扶住寶寶的腋下或者髖部,寶寶能平穩坐5秒,就算通過。
? 5個月的大動作:扶住寶寶的腋下能夠站立。
測評方法:
家長用雙手扶住寶寶的腋下,站立在床上或者大人腿上時,寶寶能夠站立2秒以上,就算通過。

? 6個月的大動作:獨坐片刻和扶著站立。
測評方法:
媽媽們讓寶寶坐在床上,不用扶著,然后給玩具讓寶寶玩耍,他們能夠獨立坐30秒以上就算通過;另外,扶著寶寶的雙臂讓他們站立,能夠直站5秒左右也算通過。
? 7個月的大動作:獨坐自如和扶著站立。
測評方法:
讓寶寶獨自坐在床上,家長不要用手去支撐寶寶的身體,如果能夠坐十分鐘左右,算通過;然后,扶著寶寶的雙手手腕腕讓他站立,寶寶若是能夠站立10秒以上就算通過。
? 8個月的大動作: 會自己坐起、躺下和會自己匍匐前進。
測評方法:
讓寶寶自己躺在床上玩耍,能夠從仰臥變成俯臥再變成坐位,并且自己能夠躺下。寶寶俯臥的時候,媽媽在前面用玩具去引逗寶寶,鼓勵寶寶向前活動,在寶寶爬行的時候,寶寶會以手、腹部為支點向前匍行,能完成就算通過

? 9個月的大動作: 扶雙手走路和雙手扶墻站起。
測評方法:
家長將寶寶立于地面扶住寶寶的雙手,并鼓勵寶寶邁開步伐,一般來說這個月齡的寶寶能邁出三步以上;同時讓寶寶坐在床上玩,鼓勵寶寶用手扶著墻壁自己站起來,一般來說寶寶可以扶墻站立30秒,若是都能做到,就算通過。
? 10個月的大動作: 扶物體能夠走幾步。
測評方法:
家長可以讓寶寶扶著椅子、床沿或者小推車,鼓勵寶寶向前邁步,一般來說這么大月齡的寶寶能邁3步以上,能做到的寶寶就算通過。
? 11個月的大動作: 會扶物體行走和獨立站穩。
測評方法:
家長把寶寶帶到床邊或者沙發旁邊,用玩具去引逗寶寶,寶寶會扶著東西走5步以上,而且還能夠放開扶著的東西,單獨站立10秒,就算是通過了。

? 12個月的大動作: 獨自走步。
測評方法:
讓寶寶獨自站在爸爸媽媽之間,然后通過言語的鼓勵或玩具的逗引,讓寶寶走到爸爸這邊或者媽媽這邊,一般來說寶寶能夠單獨走3-5步,能做到就算通過。
? 16個月的大動作: 牽大人手上下樓梯。
測評方法:
家長把寶寶帶到樓梯的最下方,然后牽著寶寶的一只小手鼓勵他走上去,通常來說,寶寶這時候會自己用力邁步,可以上兩個臺階,能做到的寶寶就算通過。
? 24個月的大動作:
兩歲的寶寶走路已經非常平穩,跑步也快,會用雙腳跳,也會向前跳步,還能從矮的臺階上獨立跳下,并且站穩,他們跑跑停停的平衡能力能夠控制自如了。

1. 大動作的發展需要骨骼肌肉的配合,不要過早的進行鍛煉。
幫助寶寶鍛煉大動作時,必須是寶寶的身體狀況可以支持他嘗試或者完成這樣的動作,才可以對寶寶進行大動作的鍛煉,不然在寶寶骨骼肌肉還沒發育好,就讓寶寶過早的進行鍛煉的話,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壓力,對寶寶不好。

2. 順其自然的幫助并鼓勵寶寶去鍛煉。
寶寶身體發育到一定程度,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想要探索外面新奇的世界。比如:

3. 正確看待寶寶的“個體化”發育,不盲從,不焦慮。
生活中,媽媽們湊一起時都喜歡說說自己家寶寶學會了哪些本領,有的媽媽看到自己寶寶還沒學會坐或者走路比較晚,就特別著急,總覺得寶寶這些動作落后,就是“發育不良”的表現。
于是就會盲目的給寶寶吃各種營養品,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每個寶寶是不一樣的,發育也存在“個體化差異”,那他們的生長發育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并不一定單純的是因為營養不良就造成大動作落后。

在寶寶生長發育的過程中,爸爸媽媽適當的幫助寶寶進行一定的鍛煉,是應該的,單只要把握好節奏,不用操之過急,畢竟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不一樣,具體的養育方法也要因人而異。
并沒有研究證明,寶寶越早做到這些大動作,以后的運動能力就越好,而寶寶大動作落后就說明寶寶發育異常。只要寶寶身體健康,身高體重都在標準范圍,有時候動作發育的慢一些都是正常的;但若是寶寶發育真的滯后很多,確實可能存在發育異常,也不要帶,要及早去看醫生進行糾正。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京媽點贊并且分享給身邊人哦。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