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我們兒科醫生很清楚,不同父母,對寶寶治療的依從性是有天淵之別的,正是由于有了這個依從性問題,造就了一批批寶寶的痛苦,每次追問依從性差的家屬,回答都一樣:我沒想到會對寶寶有這么大的影響!!!

今天,我來說說寶寶過敏的依從性有多重要。
當寶寶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后,需要回避牛奶蛋白,予氨基酸奶粉喂養,而氨基酸喂養的時間是有明確要求的,但是很多寶媽并沒有放在心上,以為寶寶好轉后即可以立馬換回普通奶粉喂養,因此導致了寶寶的痛苦反反復復。

案例:
患兒為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生后在新生兒科住院治療,住院半個月開始出現全身皮疹,并伴有大便次數增多及血絲便,予止瀉及加強皮膚護理后仍未能完全緩解,食物過敏原監測陰性,但結合臨床表現考慮牛奶蛋白過敏,即予更換氨基酸奶粉喂養,喂養3天大便次數及性狀恢復正常,1周后皮疹基本消失,未見反復,寶寶病情穩定后出現,出院時囑其繼續堅持氨基酸奶粉4-6個月,并每個月門診隨診。然而家屬出院后3個月內并沒有找過我復診。
大概3個月后,家屬總算來找我復診了,但是我看到寶寶后卻感覺不妙,寶寶呼吸急促,有氣喘,營養狀態差,有脫水征,然后急忙收住院了,在辦理出院后詳細追問病史,
其母親說,寶寶出院后半個月就自己把奶粉換了,因為覺得寶寶沒事了,換了羊奶粉,之后寶寶就大便次數慢慢增多,從1天1次增加到1天3-5次,可以見到“鼻涕”樣的東西,且經常出現嘔吐情況,約1天嘔吐3次左右,當時并沒有特別在意,考慮寶寶消化功能紊亂,用止瀉藥無明顯效果,出院2個月時因為咳嗽氣促,到我院住院治療,好轉后出院,出院后半個月再次因為肺炎住院,大便次數5-7次/天,吐奶次數較前增多,并再次出現面部濕疹,復查過敏原監測仍陰性,家屬和醫生也沒有考慮過敏情況,但是寶寶好轉后回去一直都是間中咳嗽,嘔吐每天3到4次,大便次數1天10次左右,吃任何止瀉藥都無好轉,這次入院時稱體重只比新生兒出院時體重增長0.6kg(嚴重營養不良)。
聽完,我已經無語了,本想狠狠訓她一頓,可是想想還是算了,耐心和家屬做了一次半個小時的溝通,讓她明白寶寶為什么要嚴格回避牛奶蛋白及為什么要回避那么長的時間,最后家屬換回氨基酸奶粉喂養,入院血常規提示嗜酸性粒細胞比正常值高出3.5倍,然而,由于寶寶過敏時間已經很長,而且癥狀很明顯,結果和我預測的一樣,寶寶換回氨基酸奶粉后氣喘情況明顯好轉,但是腹瀉好轉情況及體重增長情況并不理想,恢復很慢,最后,沒辦法,加用經口激素抑制腸道過敏反應后大便情況好轉速度才明顯加快了,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降至正常范圍。最后這個寶寶考慮是非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診斷嗜酸性粒細胞性直腸結腸炎,出院那天,我以簽字的方式告知其母親要嚴格執行牛奶蛋白回避飲食6個月,定期隨訪。

現在,經過4個月的隨訪,寶寶基本沒有再得肺炎,寶寶體重增長速率明顯提高,大便正常。
看完上面的案例,大家有何感想?
下面說一下牛奶蛋白過敏后回避治療的目的及回避時間多久才是最安全的?
牛奶蛋白過敏原理:牛奶蛋白過敏是一個涉及自身免疫反應的疾病,而所有的免疫反應都會產生免疫記憶,只要身體內再次接觸到牛奶蛋白及牛奶蛋白類似蛋白,寶寶就會迅速發生過敏反應,而寶寶接觸過敏原的次數越多,接觸時間越長,機體的過敏反應就會越來越強,而且發生過敏免疫的蛋白種類就會越來越多,可以從牛奶蛋白過敏到所有奶類蛋白過敏,甚至植物蛋白(花生、土豆)過敏,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所以,對于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我們不能把他和普通的感冒相比,感冒癥狀好了就可以停藥,因為引起免疫反應的病原體已經被消滅,不存在過敏原了,但是對于過敏的寶寶,牛奶就是過敏原,喝牛奶就是喝過敏原進去參加過敏反應,所以過敏癥狀緩解了還是不能恢復原來的整蛋白配方奶粉喂養的,需要讓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一個很長的時間不接觸牛奶蛋白,讓他“忘記”牛奶蛋白,那么這個時間是多久呢?根據最新的牛奶蛋白過敏專家共識,確診牛奶蛋白過敏后需嚴格回避牛奶蛋白,以氨基酸奶粉喂養4-6個月,所以,回避的最短時間是4個月,而且更換奶粉前需要重新評估寶寶過敏情況,不是寶媽自己覺得沒事就更換奶粉的哦。
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過敏知識,希望各位寶媽不再因為自己的不在意讓寶寶那么痛苦了(天天吃藥、打針而疾病無明顯好轉)。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7447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