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導語:沒當媽的時候,看到別的孩子拉屎都覺得好臭,捂著鼻子走,但是自從當了媽媽,每一天都會仔細的觀察自己的孩子的大便,恨不得拿個放大鏡看一下孩子的大便里面有沒有其他的東西,甚至湊近看一看孩子的大便是什么樣子的。媽媽們對于孩子大便的次,色,形那是非常關注的。

孩子的大便其實主要是孩子吃進去的食物,通過腸道消化排出來的殘渣。大便主要是孩子吃進去的奶沒有消化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質,中性的脂肪,或者一些乳糖甚至是一些沒消化的食物原形。以及腸道的脫落的細胞,分泌物以及腸道的細菌也會跟排出來。
所以大便其實是孩子腸道和生理狀況的一面鏡子。
我們可以通過大便了解孩子腸道有沒有生病,如有問題及時就醫(yī),通過大便了解腸道的消化吸收狀況,指導喂養(yǎng)。
而我們主要通過寶寶大便的次,色,形來了寶寶的身體狀態(tài)和消化情況。

很多媽媽對大便的次數(shù)是很糾結的。
菁媽去講課時會問媽媽:覺得小嬰兒五天拉一次或者是一天拉五次正常嗎?
家長們面面相覷,有些媽媽說應該不正常吧!便秘或者是腹瀉了。
我再問:你們母乳喂養(yǎng)的時候孩子有沒有一天拉五次的?這時候有兩個媽媽說:有啊,有時還不止,一拉尿又拉一點出來。當時以為拉肚子了,還買了很多益生菌來吃,但是好像沒什么用,看孩子也沒什么。好像大點就好了。
另一個家長說,我家這個今天也已經(jīng)三天沒拉了,現(xiàn)在時不時都是三四天才拉一次,我在網(wǎng)上看到說是正常的就沒有理。
菁媽告訴媽媽:無論孩子一天拉五次,還是五天拉一次,只要喝奶正常,睡覺正常,體重身高正常增長,肚子也是軟的就沒有問題。

大便次數(shù)多主要是:母乳中的低聚半乳糖比較多,可以促進孩子腸道蠕動,導致大便次數(shù)多。而家長要注意的是大便次數(shù)多,容易引起尿布疹,家里要常備護臀霜。
大便次數(shù)少主要是:寶寶大概3個月左右開始覺得大便太少了,想存著多一點再拉。只要說孩子的胃口沒有變化,肚子比較軟,拉出來的時候大便是軟的就說明沒有問題。
寶寶大便的五種顏色和寶寶健康關系很多媽媽都被誤導了,覺得寶寶正確的大便就應該是香蕉一樣的黃色,事實上我們大人都很少是黃色的大便。

我們來由深到淺了解下寶寶大便常見的五種顏色:
1、黑色大便(或者是墨綠色大便)
如果是寶寶剛出生這樣的大便是正常的,因為胎便是從子宮里帶來的。
而吃輔食后寶寶黑色大便一般是因為吃了過多的動物肝臟或者是動物血。甚至我們大人也會有這樣的一個經(jīng)歷,比如說昨天吃了太多豬紅或者豬肝,極可能第2天我們拉出來的大便就會偏黑色的。
而我們在給孩子加輔食的話,如果一次性給孩子加了太多動物的肝臟或者動物的血也會導致孩子的大便是黑色的。如果只是偶爾這樣就沒有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是寶寶憋便導致的,寶寶想上廁所時剛好玩得正高興,就忍住沒上廁所,過了一會便意就沒有了,還要再等下一次便意的來臨,這時候也會出現(xiàn)前面的大便硬而且也會有點黑,而后面的大便就會稀一些。
而有些藥物吃了之后也會導致寶寶大便變黑色。只要說孩子精神正常的話,而黑色也只是出現(xiàn)就不用過于擔心。

2、暗紅色(果醬性)的大便:
如果寶寶拉出暗紅色的大便,而且大便上還有粘液加上孩子還有哭鬧,而且精神不好,大一點的孩子說肚子疼的話,那我們建議緊急送藥,建議帶孩子去醫(yī)院,可能孩子是腸套疊或者是上消化道出血。
很多時候可能是因為寶寶發(fā)生了腸套疊導致的,寶寶會發(fā)現(xiàn)出躁動不安、陣發(fā)性啼哭,雙腿屈曲、不讓碰肚子。大概過了幾個小時寶寶就會拉出果醬性的大便,發(fā)生腸套疊時一定要盡快變醫(yī)。
之前去講課有個媽媽就說自己的孩子就是經(jīng)常拉出來一些暗紅色的大便,而且孩子睡覺精神都不太好,經(jīng)常哭鬧,后來去醫(yī)院檢查才發(fā)現(xiàn)大便有潛血,檢查發(fā)現(xiàn)孩子是胃炎。

3、鮮紅色的大便:
鮮紅色大便很可能是下消化道或者是肛裂出血,主要和便秘有關系。這樣的情況也不少見,所以家長對于寶寶的便秘也要重視起來。
而也有可能是寶寶吃了番茄沒有消化導致大便有紅色的番茄,一般來說下次不吃就會好轉。
一般處理好便秘,而肛裂就會慢慢好轉。慢慢鮮紅色的大便就會消失。
4、綠色大便:
綠便也是最多媽媽關注的問題。
甚至不少媽媽因為發(fā)現(xiàn)寶寶綠便而頻繁的給寶寶換奶粉,導致后來寶寶的腸道功能越來越差。而寶寶拉綠便,有些是一過性的,有些可能會頻繁一些,只要孩子生長發(fā)育正常,精神睡眠飲食也正常。綠便其實就是正常的大便。我們“嬰兒的大便卡”提到的三種正常的大便顏色,綠便的大便其實就是一種正常的大便。

而寶寶拉綠便主要是以下這些原因
腸道蠕動過快,就是我們的食物在腸道中跑得太快,膽汁沒來得及把這些大便轉化為黃色就已經(jīng)披著綠色的外衣出來了,也就是綠便。
著涼了,受驚嚇了都會引起腸道蠕動加快,腸道蠕動快會導致大便還沒變黃就被拉了出來,所以還是原生態(tài)的綠色。
吃了水解蛋白奶粉或者是氨基酸奶粉
孩子的腸道不需要再費力的去消化蛋白質,這些奶很快的經(jīng)過腸道,還沒來得及變成黃色,就通過以綠便的姿態(tài)排出體外。
餓出來的便便
孩子的消化道會不停的分泌了很多消化液,等著分泌食物,誰知道只進來了一點點食物,所以很快的就把這些食物消化完,排出體外。因為速度太快,大便出會以綠色原生態(tài)排了出來。
食物中鐵含量過高
有些孩子在喝母乳的時候沒有問題,喝奶粉就出現(xiàn)拉綠便的情況,很多家長就覺得是奶粉有問題,其實是因為寶寶習慣了母乳中的低含量的鐵,再吃奶粉時對奶粉中的高含量鐵一下子沒有辦法適應。只要消化不了的奶粉中的鐵排出體外,而鐵見到空氣之后被氧化就變成了綠色的大便,一般孩子的腸道慢慢適應后綠便就會變少。
還有孩子剛吃輔食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因為輔食中的高含量鐵引起綠便。

消化不完的綠色食物
比如剛加輔食加的青菜,孩子可能還不能消化完,吃進去什么顏色就拉出來什么顏色也就變得了綠色。
5、白色或者陶土樣大便
如果寶寶拉這樣顏色的大便,加上眼睛和皮膚都有黃疸,那這種情況下可能就警示了我們寶寶肝膽出了問題,也要及時就醫(yī)。
我們寶寶的大便一般有黑色,綠色,紅色,暗紅色,灰白色,而不同顏色可能對應寶寶的不同情況,家長張大我們的火眼金睛仔細觀察。
寶寶大便的性狀正常在大便性狀:
1、母乳寶寶不成型的稀便,糊糊類的大便。
2、吃輔食后成形的香蕉狀的大便。

需要調整飲食的大便性狀:
3、奶瓣多:
大便中的白色的奶瓣比較多
建議:奶粉轉奶發(fā)生的話,注意減慢轉奶的過程。
或者寶寶經(jīng)常有奶瓣的情況發(fā)生,媽媽注意給寶寶選擇一些含有部分水解蛋白質的奶粉,或者是含有益生菌的奶粉有一定要改善。
4、油亮泡沫多的大便:
主要是脂肪攝入過多,較多脂肪酸刺激腸黏膜導致大便發(fā)亮光滑。
建議: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注意減少攝入動物皮,肥肉的攝入。
5、吃什么拉什么的大便:
比如吃青菜就拉青菜,吃肉就拉肉。
建議:青菜選擇一些嫩一些的切得太碎一些,或者用水過一次后把里面的纖維拉出來只給葉子寶寶吃。可以碎一些,或者是暫時不給寶寶吃肉。
異常需要馬上就醫(yī)的大便性狀:
6、蛋黃湯樣的大便可能是寶寶感染了病毒性腸炎
7、水便渣少,甚至是幾乎沒有渣的水便,也提示孩子腸道炎性腹瀉。
8、黏液膿血便可能是寶寶被細菌感染了,得了細菌性腸炎。
這些異常的大便加上寶寶精神不好,大便次數(shù)增多,而小便次數(shù)減少,甚至是上吐下瀉,寶寶嗜睡,這時候情況都會提示寶寶可能出現(xiàn)脫水的情況了,盡快帶寶寶去就醫(yī)。
話題:你家寶寶有大便有過什么變化?歡迎留言。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