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一直吃手解決辦法(寶寶愛吃手怎么辦)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幾乎所有的低月齡寶寶,都有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吃手!面對孩子吃手,多數媽媽就很擔心。究其原因,一是擔心衛生問題,畢竟“病從口入”;二是擔心[長期吃手]會影響牙齒的發育。
為此,還帶著孩子去請教了同是寶媽的醫生閨蜜,閨蜜對此說道:吸吮是寶寶天生就會的技能,吃手也是正常的現象!2歲以前完全不用干涉!

跟醫生閨蜜深聊了一番后,明確了吃手的好處、何時吃手該管,以及幫助孩子戒掉吃手的妙招后,終于不用再擔心娃愛吃手了。
寶寶吃手好處多,媽媽別擔心醫生閨蜜介紹道:從孩子的心理發育角度來看,孩子吃手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
①吃手,可能是寶寶聰明的表現
對于低月齡的寶寶來說,吃手,這一感官刺激的行為,能促進嬰兒大腦的發育。類似的行為還有[經常撫摸寶寶]、[陪寶寶說話]等。

吃手,也是孩子自己就可以完成的感官刺激,越小的寶寶越喜歡通過“口腔”來獲得刺激。這就是為什么小孩子總喜歡將東西放嘴里啃一啃的原因了。
②吃手,可以鍛煉寶寶的感覺及運動系統
對于低月齡的寶寶來說,能夠自主的將手放進嘴里,不僅可以鍛煉手部力量,還有助于提升感官與運動的協調性。
③吃手,可能實現寶寶的自我安撫
仔細觀察,很多寶寶在鬧情緒、饑餓、找不到媽媽時,都會通過吃手來代替。這一行為不僅能幫助寶寶緩解焦慮,還有助于其自我意識的發展。

對于低月齡的寶寶來說,吃手不僅是正常的現象,寶寶在吃手的過程中,還可以學習手眼協調;
4-6個月的寶寶,吃手可以促進感知力的發展;
總之,6個月前的寶寶,出現吃手現象時,很有可能就是饑餓的表現;如果吃飽了還在吃手,就可能是吸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6個月-1歲之間寶寶,吃手,多是在探索自己的身體,比如快長牙齒了。總之,2歲前的寶寶吃手,完全不用干涉,媽媽要做的,就是將孩子的手洗干凈。
倘若孩子到了5歲,甚至6歲以后孩子吃手,父母就該注意了。正常情況下,上下牙齒是可以把嘴巴關上時接觸的。如果大齡寶寶長期吃手,很可能就會讓牙齒外突,并且出現上下牙齒無法咬合的現象。

若孩子6歲以后還不能改掉吃手的習慣,不僅會影響牙齒的發育,還會影響上下頜骨,以及肌肉形態的改變,甚至臉型。換句話來說,就是會影響顏值。
如何幫助孩子,戒掉吃手的習慣呢?還記得小時候自己愛吃手,挨了媽媽不少打與罵,媽媽甚至在我手指上涂了黃連水。但背著媽媽,還是習慣性的想吃。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有效的幫助孩子戒掉吃手的習慣呢?
01、2歲以前,放心讓孩子吃
對于大多數寶寶來說,2歲前都是寶寶的“口欲期”,吃手是寶寶對外部世界的好奇與探索。
這時,父母要做的不是干涉,而是在觀察孩子吃手的過程中,將孩子的手指洗干凈。

02、2歲-4歲之間,父母要逐步引導與干預
大多數孩子在2歲以后,會逐漸改掉吃手的習慣!但對于少部分仍在吃手的孩子,父母要觀察孩子吃手的頻率。
如果是感覺到無聊時吃手,媽媽此時可以陪孩子玩玩具或一起跳舞,就會讓吃手行為很自然的停下。
如果孩子在某個特定行為下吃手,比如害怕時,父母就需要多些耐心多安慰孩子,切忌嚇唬、吼罵孩子。
如果孩子習慣睡覺時吃手,媽媽可以嘗試拉著寶寶的手入睡。

03、4歲以后,要和孩子主動溝通
對于4歲以上的孩子,完全能夠自主表達想法!此時,父母就應該多跟孩子溝通與交流,告訴孩子吃手的危害。
如果語言溝通效果不大時,父母不妨試試這些辦法:
·使用安撫奶嘴
·跟孩子商量個固定的時間和地點,讓孩子隨意吃,其他時間和場合就必須忍住;
·跟孩子商量一個[提醒不吃手]的暗語;
·給孩子的肘關節套一個護肘,吃手彎曲時會感覺費力;手臂放松后,手指就會自動彈開
總而言之,面對孩子的吃手問題,父母要[順勢而為],切忌嚴厲制止或涂辣椒水。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情緒壓力,讓孩子吃手越頻繁。
聲明:圖片均來源于網絡,與本文內容無關;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