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一名。”可見咱中國人認為名字和一個人成長、命運息息相關,從古至今高度重視。可您相信嗎?隨著時代變遷、經濟文化高度發展,在今天,傳統的依照家譜取名的方式正漸漸淡出“歷史舞臺”,以至不少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輩分呢。那么,80后年輕人生寶寶還按輩分取名嗎?

中國人輩分寓意大
據介紹,中國古人起名除姓名外常有字、號等,后演變為以“姓 族輩 名”為主的家族式起名方式。輩分,作為族譜上的約定俗成,有史以來不可輕改,其除了規定家族縱向的血緣關系外,還寓意名望、寄托理想。如《紅樓夢》賈家按名的偏旁部首定輩,多數家族則在姓和名中間加第三個字為輩分,如孔姓有“祥”“令”輩分、張姓有“作”“學”輩分。照這樣的傳統,很多孩子尚未出生,其姓名中至少有兩個字就早已被家族長輩們規定好了。“從積極意義上看,這有利于一個家族血緣宗親的凝聚以及文化上的傳承!”中國文藝家協會會員、安徽民俗學會理事牛耘先生如此看待傳統起名法的積極一面。
按家族輩分取名不到10%
但隨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量如“建國”、“建設”等包含政治意味新名字的出現,中國人開始一改傳統家族輩分式起名法,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代新人開始選擇簡單而意深的兩字姓名,如韓雨、呂天等,90年代至今,姓名越發彰顯個性,不少家庭在給孩子取名時,還動用了父母雙方的姓氏,有的則融入更多現代元素,甚至略顯西化,如取雙姓 貝克漢姆的,還有叫楊二車娜姆的(我國最長姓名可取6字)。這導致的結果是,按家族輩分起名法越來越少有人采用,牛耘介紹,調查顯示:在每百萬嬰兒中,沿用家族輩分起名的已不到10%。
取名字還是要有點中國特色
簡化了傳統縟節,起名更加自主,減輕了社會重名壓力。資料顯示:我國現有1601個姓氏,如采用父母雙姓,會增加到128萬個雙姓。但另一方面,新式起名法卻使不少現代家庭存在失“根”危險,一項城區千人調查顯示:50%的20歲左右年輕人不知道有輩分起名傳統;80%的該年齡段人不知道自己輩分。有的社會學家則擔心:原本姓氏輩分在一起可區分血緣,一旦不按輩分,自由改變后給認親帶來不便,甚至可能導致近親通婚。“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以及東西方文化日益互滲,姓名多樣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然而,我還是希望家長們在給孩子們起名時盡量不要全盤西化,畢竟,中國人起名最好還是要有我們中國人的特色!”牛耘說。
新生寶寶名字大全
澤朋 圣遙 博均 益明 星歐 世奇 國藍 圣材 淘沙 濤唯 昌華 圣舟 沙歐 俊朋 文鶴 樺顏 弘云 昌宇 雨瀚 世康 敬賢 星暢 哲軒 修古 江潮 松軒 摯云 弘智 元奇 睿澤 松原 菲凡 俊聞 元良 瑋嘉 新治 智睿
健邦 寒松 德道 鴻慶 亦溫 澤弘 濤羽 博篤 紫楷 浩閑 雨瑞 瑋恒 翰玉 彬睿 澤龍 昌江 俠文 杰風 澤庭 博舟 遠信 德鴻 如鴻 澤文 雪海 遠誠 崇德 博洋 彤月 游德 君凡 浩哲 瀚辰 博若 寒柏 弘泰 德岳
哲云 韻元 博龍 樹茂 鴻承 弘光 海塵 浩恒 鼎拓 晉秋 俊文 弘博 翰德 澤哲 明瑞 澤春 德冠 星玉 智誠 玉濤 浩澤 俊弘 博濤 天倫 棋龍 德燦 昊哲 榮景 展尚 智翎 海若 江秋 浩月 君皓 文江 鼎辰 弘瑾
浩依 仁博 新遠 鏡天 世澤 文冰 鼎信 文明 聞依 澤鴻 俊樺 浩邦 楠熙 致鴻 昊宇 文啟 軒棋 博祺 智遠 文翔 知彰 曉誠 昭明 弘翰 棋尚 晉知 晉皓 柏翔 紫勝 堯暢 知智 羽菲 哲韻 棋國 浩民 彬霖 瑋德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6816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