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最近發現好多家長在煩惱小孩說話遲,說話不清楚。其實2歲小孩說話不清晰是很正常的一種狀態,親近的人聽得清楚就行。想要孩子說話早,流利。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一、在同一種語言環境
因為交通的便利,很多父母老家都相隔較遠,就導致了語言上的差異。長時間處于不同的方言環境中,會導致孩子的語言混亂。例如:“吃飯”,有的地方是“七飯”,而有的方言則是“恰飯”。小孩1-3歲是語言的黃金時期,相對穩定的語言環境有利于孩子的模仿與學習。
二、多交流、多溝通
語言就是用來交流溝通的,只有多聽、多說才能積累多的詞匯。平時多讀繪本故事,跟孩子一起探討故事的內容;多跟孩子聊天,可以引導小孩說說一天遇到的事物;哪怕是孩子看電視都可以跟孩子聊聊動畫片里的人物。等等這些都是鍛煉孩子語言能力的方法。

三、不要說“嬰兒語”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說話期間很喜歡跟小孩一起說話,例如“吃飯飯”、“花花”、“球球”等等。其實這是不對的,嬰兒語是孩子口腔狀態沒有發育完全的一種現象。在孩子的語言學習期間,家長就應該說正常的詞匯,沒有了模仿,短時間內小孩就會脫離這樣的嬰兒語現象。
一般幼兒在一歲左右,也就是9-15個月之間開始說話都是正常的。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而不同。12-18個月是語言的萌芽期,這個時候的嬰兒從喊人轉變認物,不斷的積累詞匯。18-24個月就開始說簡短的句子了,并很喜歡問“這是什么?”。24-36個月就是語言的爆發期,這個階段的孩子積累了太多的詞匯,能隨意的組成句子。有的孩子會因為詞匯太多,語句組成不及時而造成結巴現象,這都是暫時的。
我是一名擁有2個寶貝的全職媽媽。以上是我在生活中的一點小發現,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6790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