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海綿寶寶的創作者是什么 海綿寶寶創作者去世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中國動漫要發展,定位不改變是不可能謀求到新的發展的,在中國人的觀念在中動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如果一直是這樣一個定性的思維模式,那么他們的受眾團體也就一直是那些小孩子。擺在小時侯,那個時候的中國出了一批非常經典的動畫片,一直伴隨著成長。
但是現在的動畫最重要的是在于會不會去講故事,而不是用華麗的視覺效果來吸引人,日本的動漫會讓人自己去讀懂去了解他要傳達給你的思維和理念,讓人自己去總結一個道理,一個或深或淺的道理,而中國的動畫在這方面卻做的非常的不足。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的動畫出于停滯不前的階段。這個時候諸如海綿寶寶等一系列外國作品傳入,讓國人感受到了不同的動畫風格,漸漸的國人更加喜歡外國的動畫。對外國的動畫的接受率也普遍升高。
這個時代的商業總是比創作更有想象力。隨著這兩年熱線涌入影視行業,動畫終于有了講故事的案例,動畫業界不知覺分成兩個流派,暫且稱之為美派與日派。

《海綿寶寶》創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已經于近日去世,享年57歲。史蒂芬海倫伯格于1998年開始創作《海綿寶寶》,并在1999年開始播出,成為尼克卡通最受歡迎的動畫片之一,還被改編成真人版大電影。海綿寶寶作為熱播的美漫動畫,進入中國視野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了,這段時間因為過多國外動畫引入,不僅僅是影響國內動畫市場,也讓一些從業者漸漸失去了方向。但是國人又很期待中國動畫能夠再一次達到巔峰,這里的潛臺詞是中國動畫不缺技術,不缺人才,要么缺故事,要么缺邏輯。而國人,對動畫又有一種莫名的復雜情緒,焦慮和自信交織在一起,他們感嘆著中國動畫為何不能超越曾經黃金時代的巔峰,覺得大中華泱泱五千年傳統、五十六個民族,隨便撈點什么做出動畫都必將震驚世界。
動畫因為不靠真人來演繹,不需要很多道具的支持,而且可以通過電腦設計出很多現今只能是人類想到的無法做到的,成本低,效果卻絲毫不亞于真人演繹。中國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肅然現在很多大學都有動漫專業,但畢業生工作還是很難找,想要中國動畫發展起來還是很漫長的。
《海綿寶寶》這部美國動畫片在1999年登陸中國以來,其中的經典角色海綿寶寶,派大星,章魚哥,蟹老板,珊迪等等,無一不深入人心,而其中穿著背帶褲,打著小領帶,露出兩顆大門牙的海綿寶寶,因為古靈精怪和心地善良而成為備受大家喜愛的角色。而這部給無數人帶來歡樂的經典卡通形象之父的史蒂芬.海倫伯格卻是沒能逃過病痛的折磨,于11月26日去世,再也無法給大家創作《海綿寶寶》更多的故事。
國內更加喜歡國外電影,這不僅僅是動畫片的問題,更反映了中國的教育問題。從中國的動畫片就能看出來,中國人認為理想的教育方式是讓孩子在健康環境中長大,避免接觸帶有任何不美好的事物,但這并不是孩子的天性。人幼小的時候正是接受教育的黃金時期,因為孩子向往的是外面精彩的世界,精彩的人和事物,而不是每天的吃飯睡覺,所以中國大部分流水帳式的動畫片孩子根本不愛看。
像是這一代已經成年的90后,他們的童年時期,國內是動畫市場處于低迷狀態,沒有好的作品和導演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國外動畫進入,。
中國和日美西方國家對動畫片的理解度也不同,中國人認為動畫片就是孩子的專利,只有孩子才看,大人根本不喜歡看。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跟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一樣,動畫是一種表現力極其豐富的藝術載體,超過電影電視劇,他可以把生活中不可發生的人或事表現出來,極賦渲染力的藝術載體,可以表現任何事物。所以一部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動畫,才是一部真正好的動畫。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6733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