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入園要注意哪些 新入園的寶寶有3件事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7)

文/37度暖爸
開學季來了,又有一批寶寶要開始幼兒園生活。關于新寶寶入園,家長肯定提前做了不少功課,我想從孩子的心理適應角度和你聊一聊孩子的幼兒園生活。

我先給你講兩個案例:
1、小宇是我的外甥,比我家兒子大兩歲,從入園第一天起,這個小家伙就不會在幼兒園排便。無論大小便,總是憋著,終于有憋不住的時候,尿了兩次褲子,一次拉在了褲子里,也因此受到了媽媽的責罵。
幼兒園之前奶奶帶孩子比較多,自然也是心疼孫子。問孩子為什么不在幼兒園排便,孩子說:“害怕、不習慣”,究竟害怕什么最終也沒問出個所以然。只是不排便這個習慣,被保持到了小學,上四年級時,也有一次尿褲子的經歷。
因為擔心排便問題,為了控制自己的排便,所以小宇在幼兒園進食、喝水都很少。短時間或許沒什么問題,時間久了,問題也就來了。小宇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生病,不是咳嗽,就是發燒感冒。

2、優優是我朋友的兒子,這個孩子入園后倒是沒有像小宇一樣不敢排便,也沒有表現出入園困難,哭鬧。但是優優生病像是有固定頻率,每年兩次肺炎,需住院治療,感冒發燒不斷。用奶奶的話說:“放寒暑假在家呆著也挺好,啥事沒有。一上幼兒園,過不了多長時間總得鬧病,優優上幼兒園,基本上就是半上半休息。”

看完這兩個案例,我想你肯定知道我想說什么了:孩子的情緒對于日常行為,身體的影響作用不可小視!建議家里有新入園的寶寶,家長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內的日常生活。
第一,飲食方面,孩子的飯量是否和在家中相一致?我們成人有時候因為負面情緒的侵擾,如:生氣、憤怒、焦慮,吃不下飯,孩子也是一樣。我們的胃,也是一個情緒器官,受情緒影響很大,當負面情緒侵擾的時候,就會表現出飯量減少,甚至吃不下的狀況。所以,通過了解孩子在園內的飲食情況,可以從側面得知孩子在園內的適應程度和情緒狀態。

第二,排便方面,孩子的排便次數、意愿是否能正常實現?有部分孩子在入園之后,因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不適應,出現不敢排便的現象。家長可以通過詢問老師及時得知,并和老師一起想辦法干預。如果在幼兒園長期恐懼排便,強忍便意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第三,情緒方面,孩子在入園之后,最應該擔心的就是情緒問題,上面所提到的飲食、排便兩方面也是情緒影響之下產生的異常。
首先,對剛入園的寶寶來說,分離焦慮肯定存在,一般來說兩周左右可以適應幼兒園生活。父母在剛開始送寶寶入園時,一定要“狠下心”:一方面不要猶猶豫豫,表現出很擔心的樣子;另一方面,不要因為寶寶不想上幼兒園的要求而不送幼兒園。當然,在兩周之后如果寶寶對上幼兒園這件事依然表現出較強的抗拒,家長應該從園所環境、一日安排、老師態度、寶寶狀態以及在幼兒園的表現等方面入手尋找原因。
舉個例子:老師不一定非要打罵、指責孩子,置之不理類型的冷處理,絕對讓寶寶吃不消。對于新入園且分離焦慮較強的寶寶來說,需要被特別的照顧和更加耐心地對待。比如,在有些蒙氏園中,一周一個班只允許進入一個新寶寶,就是為了能保證老師有更充足的精力照顧好新寶寶。

其次,每天從幼兒園放學之后家長應迅速觀察寶寶的表情、狀態。如果孩子很歡快地跑向你,且在路上能夠在你的引導下和你分享園中生活見聞,那說明寶寶的適應性還不錯。即使早晨入園時表現出抗拒,他也能較快速地調整自己,以適應幼兒園生活。相反,如果寶寶看到委屈巴巴的表情,再通過老師對孩子一日表現的口述,而且回家之后反復強調不愿意上幼兒園。
那么,你應該要注意一下孩子的情緒調整,切忌反復說教、不耐煩、指責,這反而會加重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和抵觸。應該以接納、涵容的態度,探尋孩子不愿意上幼兒園的真實原因。

結語:幼兒園是孩子集體生活的開始,也是進入社會化的開始,對未來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功利一點說:幼兒園是為小學做心理、體能、智力等多方面的準備。所以,針對新入園的寶寶,如果每天很開心上幼兒園,那說明你在前期養育工作做得還不錯。如果孩子抗拒、抵觸,甚至出現了一些不適應的行為表現,也別著急,這對于孩子并沒有益處,對癥下藥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上一篇:調節的造句 才調造句和解釋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