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寶寶體檢后,家長拿到維生素D的血液化驗單,發現有一項特別低,醫生也說需要補充維生素D,家長就特別擔心,真的很嚴重嗎?

為了看血中維生素D的水平,一般是抽靜脈血檢查血清25-(OH)D的水平,也就是25-羥維生素D,這是反映維生素D營養狀況的最佳指標。
目前各國指南,大部分將兒童血清維生素D水平達到50-250nmol/L(20-100ng/mL)范圍,認定為適宜的維生素D營養狀況。 另外也有觀點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維持在75nmol/L(30ng/mL)以上。
注意這里指的都是25-(OH)D2和25-(OH)D3的總和,而不是單個的數值!
附圖化驗單,只是25-(OH)D2低,總的25-(OH)D并不低,也算正常范圍,所以不用過于擔心。為了達到更理想的狀態,或者為了預防維生素D缺乏,醫生建議補充維生素D也沒有錯。家長不用過于擔心。

人體內的維生素 D 主要是以維生素 D3 的形式存在,并且最主要是經人體皮膚合成的,皮膚合成的是25-(OH)D3。
通常飲食中獲得的維生素D量非常少(尤其是很多人沒有攝入強化維生素D的食品)。維生素D2是植物體經紫外線照射而產生的,也就是維生素D2是植物來源的,但富含維生素D2的植物種類極少,并且含量也不高。另外25-(OH)D2在血中半衰期很短,所以抽血檢查通常是25-(OH)D2含量比25-(OH)D3低的多。不能單看25-(OH)D2偏低,就認為缺乏嚴重!

不是看到25-(OH)D2偏低,就必須補維生素D2。25-(OH)D2的水平本來就低的多,原因前面也講了。
其實維生素D3和維生素D2的作用沒有本質性區別,二者生物學功能相同,被吸收到血液然后運輸到肝腎,都可以轉為有活性的維生素D,而促進鈣和磷的吸收,并發揮一系列的作用,
有報道稱,維生素D3的活性高于維生素D2,可能因為維生素D3與維生素D受體有更高的親和力。也有觀點提出:5萬U的維生素D2等效于不超過1.5萬U的維生素D3,因此推薦選用維生素D3作為維生素D的補充劑(《馬丁代爾藥物大典》)。 也就是一般認為:D3提高維生素D水平的效果比D2更好一些。所以目前市面上的維生素D,大部分是維生素D3。買不到維生素D2的家長也不要擔心啦。
但補充維生素D3好還是D2好,還是存在爭議的,也有觀點認為兩者差不多。所以保險起見,每天補充維生素D3也是不錯的選擇。
為了補充維生素D,帶寶寶多曬太陽可以嗎?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不滿6月齡的嬰兒不要在太陽下直曬,6 月齡以上的嬰幼兒(和成年),需要穿著適當衣物,使用防曬產品,并避開早上10 點?下午4 點(參考所在地的紫外線輻射強度)日照最強烈的時候外出。
所以對于小嬰兒,尤其是母乳喂養的,不建議通過日曬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還是建議口服補充維生素D。并且建議2歲以內的嬰幼兒都建議每天補充 400 IU。2歲以上如果戶外活動少日曬少、陰雨多霧霾嚴重,也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D的。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