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劉德華是他教最差的學生(笨小孩劉德華打了多少)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明星可以包裝,可以一茬一茬地換,但劉德華不一樣,放眼娛樂圈,我們很難再找到一個像他一樣,閃閃發光40年而沒有黯淡過的明星了。
7月29日,劉德華出道40周年的直播如約開啟。
這場一個半小時的直播,吸引來超過1億人次的在線觀看,萬眾矚目的影響力證明:出道40年的劉德華,如今仍是空前的“頂流偶像”。
貼心的劉德華,提前關閉了刷禮物的功能。直播中沒有雞湯、沒有煽情,更沒有賣貨,反倒是像老友敘舊一樣溫馨。

誠如他所說,“不是慶祝一個人紅了40年,而是慶祝一個人認認真真工作了40年”。
在劉德華甫一爆紅的時候,還沒有“流量”和“愛豆”的概念,但他依然是四十年來最有流量的當紅明星,也已經成為華語歌壇和影壇的代表符號。
劉德華之所以長盛不衰,不是偶然的。
就連他本人,也可以稱之為“娛樂圈一切亂象的最佳反例”。
在劉德華身上,真正讓我們看到——流量和實力并非不可并存,顏值與演技也可以交相呼應,受人追捧的天王巨星也依然可以平易近人。

埋頭苦干四十年的“笨小孩”劉德華,不知打疼了多少“失德藝人”的臉。
明星、偶像、流量,這些娛樂圈的關鍵詞,在大眾矚目之下,卻成了頻頻“房倒屋塌”的“高危人群”。
明星、偶像的人設崩塌,從最初的“狼來了”,到如今大家已經心如止水、見怪不怪了。
演員失格、偶像失格,失德藝人,儼然成了演藝圈不可小覷的勢力。

前些年的時候,演藝圈冒出來一個新群體——數字演員。在鏡頭前他們只張嘴說數字,而不對臺詞,讓那些兢兢業業的演員和配音老師崩潰不已。
辛辣諷刺也好、堅決抵制也罷,但對于這些數字小姐和數字先生的真實身份,圈中人卻又諱莫如深、點到為止,讓觀眾看得干著急。
“老戲骨”王勁松說,“背臺詞是你上戰場的那支槍”。劉德華也說過,“記臺詞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而數字演員的存在,已然成了娛樂圈的群像和常態。其實,這就是演員的失格、乃至是失德。
至于流量偶像的失格、失德,更是司空見慣、再尋常不過了。
往大里說,鄭爽、吳亦凡這樣的頂流偶像接連“暴雷”,踐踏公序良俗的失德藝人層出不窮。
往小里說,立人設、炒熱度、高片酬、爛演技等等,這既有時代之過——流量為王的思維導致經紀公司與幕后平臺盲目逐利,將不成熟的藝人推向舞臺。
但究其根本,這更是藝人個人的問題,不能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愿意勤勤懇懇地為之付出,妄想不勞而獲終于也會一無所得。

失德的藝人們,應該都知道劉德華的故事。
可惜他們只盼著自己能成為劉德華那樣萬眾景仰的偶像,卻從未用劉德華的方式去約束自己、磨礪自己。
劉德華的歌里唱:“老天愛笨小孩。”
然而,老天其實從來沒給過笨小孩偏愛,命運將機會公平地推到每個人身邊,劉德華只是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機遇。

劉德華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說“年月變但我未變”,這是他四十歲那年發布的單曲《十七歲》的一句歌詞。
這首歌從17歲寫到劉德華未隨歲月變遷的40歲,如今,20年過去,他已經到了60歲,在劉德華看來,自己仍然未曾改變。
劉德華認真地感謝了自己的華迷,時間不留情面,花甲之年的劉德華也不能逃脫。

染過的頭發可以保持烏黑亮澤,但是皺紋已經順著他的脖子爬到了額角,不變的是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依然堅定的目光。
對劉德華來說,過去星途璀璨的四十年,不只是輝煌的過去與滿身的榮耀,不只是鮮花掌聲齊鳴的巨星之路,更是一個普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了四十年。
這份坦然和平和,不知讓多少失格藝人為之羞愧。
巨星并非一開始就是巨星。

1981年,劉德華正式簽約香港無線電視,正式出道成為一名演員。
他總是說自己很笨,做什么事情都要一絲不茍、認認真真才能做好,別人輕而易舉完成的事情,有時候他要認真地重復許多遍。
和無數新人演員一樣,劉德華要不停地在各個劇組面試、跑龍套,尋找能讓自己演的角色,演路人、演尸體都是常有的事情。
哪怕是出演鏡頭里一閃而過的小角色,他也要仔細揣摩、精心設計,出人意料的是,這份認真被他堅持了四十年,也成就了當之無愧的天王劉德華。

彼時在公司內部有一塊黑板,是訓練班專門用來記錄學生工作任務的通知欄。
劉德華通常是得到任務最多的人,幾乎每天榜上都會有他的名字。
龍套不好演,不出彩不說,還總要受窩囊氣。
在一次拍攝中,劉德華要演周潤發背后的小弟,本來只有一句臺詞:“是,龍哥?!?/p>
但是,劉德華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自己“加戲”嘴里叼著牙簽,表情咄咄逼人。
這樣的自作主張惹怒了現場導演,被狠狠罵了一頓。

這段不算光彩的歲月沒有被劉德華遺忘,反而他把這段日子寫進了自己的單曲中,正是那首《十七歲》。
“明星也有訓練班,短短一年太新鮮,記得四哥、發哥都早已見過面”

如果拿當年的明星訓練班與如今的選秀舞臺相比,確實有不少相似之處。而選秀后的結果卻顯得大相徑庭。
相比年紀輕輕卻能穩扎穩打、腳踏實地努力打拼的劉德華,如今的年輕選秀藝人卻顯得格外浮躁。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983年劉德華獲得演出金庸武俠劇《神雕俠侶》的機會,他演的楊過外貌俊俏、倜儻不羈,成為電視劇經典不說,也讓劉德華一炮而紅,成為無線力捧的“五虎將”之一。

在演電視劇演得最順風順水的時候,劉德華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他想演電影。
要知道,劉德華的老東家無線電視專注于電視劇,電影業務少之又少。
劉德華的這一舉措,無異于直接與老東家撕破了臉。
為了電影夢,劉德華拒絕了與tvb續約,因此遭到封殺和雪藏。
直到邵逸夫先生出面調停,劉德華才順利離開無線,開啟自己的電影生涯。
1989年是劉德華全面爆發的一年。

這一年里有16部他參演的電影上映,最引人矚目的是他與周潤發合作的《賭神》,在里面他演周潤發的徒弟。
王家衛執導,劉德華和張學友、張曼玉搭檔主演的《旺角卡門》,更是讓劉德華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或許是被雪藏的經歷讓劉德華產生了危機感,在進軍影壇的同時,他也開啟了自己的歌手生涯。
1985年,劉德華加入華星唱片,并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

劉德華憑借《再會了》《如果你是我的傳說》《可不可以》等金曲連獲大獎,多次拿下金曲獎最受歡迎男歌手。
90年代初,他與張學友、郭富城、黎明一起被傳媒封為香港娛樂圈的“四大天王”。
唱而優則寫,劉德華寫的第一首歌《情是那么笨》發表,著名作詞人黃霑特意撰文狠狠地臭批了劉德華的大作。
黃霑直言不諱地說,“從沒見過寫得那么笨的人”。

這一罵就是三年,劉德華私下碰到黃霑都告饒,“霑伯,你不要那么用力罵我好嗎?”
直到1997年,劉德華寫出《冰雨》,才讓香江才子黃霑對他刮目相看。
《冰雨》并沒有多么華麗的寫作技巧,但就是讓人覺得,劉德華渲染出了那種無可奈何、又傷心欲淚的情緒。
于唱歌一道,劉德華并沒有什么天賦,反而年輕時候稚嫩的嗓音讓他進軍歌壇之路碰了不少壁。

他沒有因此灰心,而是更加努力苦練唱功,一邊學習提高音樂實力,一邊分析自身的嗓音條件,練出了強大的顫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讓他的音樂和聲音都形成了極高的辨識度。
沒有華麗的好嗓子,有人形容他把“演戲的方法用在了唱歌上”,他的每一首歌都傾注著最飽滿的感情。
如此一看,便不難理解,為什么當下的藝人塌方、明星失格成為了演藝圈的常態。

流量就像是激素,快速催熟了偶像產業,在國內文娛環境“催熟、短線、掙快錢”的觀念引領下,當準時、看劇本、記臺詞都能成為優點,從業者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他們如同泡在流量溫水里的青蛙,失去了精進業務能力的動力,也看不到溫水煮沸后的危機。
正應了那句不勞而獲,當他們不用付出心血就能獲得名譽、地位、金錢和粉絲的呼聲,他們又怎么甘心放棄安逸的生活,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新的領域從頭來過。
如此這般,自然只能看到越來越多德不配位、藝能不精的失格藝人,而像香港四大天王這樣,影視歌全面發展的藝人再也難覓蹤影。

在劉德華出道的第一個十年里,他參演了60多部作品,其中不乏《旺角卡門》《賭神》《五億探長雷洛傳》這些膾炙人口的佳作。
在劉德華出道的四個十年里,他參演了超過160部電影作品,其中不乏《無間道》《門徒》《桃姐》等經典作品,當然,也有不少雷人的爛片。
但是,無論是與哪位導演、多么小咖位的演員、在什么樣的劇組,劉德華始終如剛出道的新人一樣,保持著對工作的敬畏與勤懇。
哪怕他早已是可以在劇組里說一不二,甚至左右千萬人選擇的頂級演員,但他只是守住本真,認真做好一個演員該做的事情。

出演《賭神》,他去賭場拜師,專門學會了“拉牌”、“掌心換牌”、“花式切牌”等一系列高難度的撲克牌動作;

出演電影《投名狀》,有場戲要拽一條大鐵鏈,劉德華拍戲太投入,小拇指被鐵鏈絞住而骨折,再也沒辦法伸直;

《解救吾先生》,飾演劫匪的王千源撕票用電線勒住劉德華的那一幕完全是真勒的,就只是為了在熒幕上呈現最真的效果。
他深知自己巨大的影響力,一直用正面的形象示人,甚至為此不愿演壞人。
在某次活動中劉德華提到:“我不演壞人,就算演了壞人最后也一定要死。”
偶像包袱帶給劉德華的不是裝樣兒,而是深刻的社會責任感。

敬業是一種可貴的品質,也是每個人應有的職業道德。
讓我們感到欽佩的不是他的敬業,而是他能四十年如一日地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哪怕他早已是享譽華人世界的天王巨星。
而劉德華自己卻不以為然,“不是我敬業,而是現在的演員標準變了”,成龍大哥也有過類似的感慨。

反觀當下的某些年輕藝人們,不指望他們能在影視歌舞全方面的發展,單單是指望他們演戲時演出真情實感、唱歌時不假唱不走調、跳舞時能跟上節拍都成了奢望。
現如今,指望某些藝人在道德上能達到與普羅大眾一致的樸素的正直都遙不可及。這是誰的原因呢?
并非是歲月已變而劉德華未變,是禮崩樂壞的娛樂圈,讓劉德華之流的勤奮敬業都成了難得一見的寶藏。
小紅靠捧、大紅靠命,而劉德華的“命”正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

他能成為被老天偏愛的“笨小孩”,只是因為他摸清了上蒼分配好運氣的法則——天道酬勤。
做一時的頂流或許靠捧,但是四十年頂流成功的背后是四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努力和高度自律。
努力工作的普通人劉德華,出道四十年快樂,期待你更精彩的四十年!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61844.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